第62章 征伐天下(2 / 2)

既寿永昌之三国 掌令 3618 字 2017-06-15

尹易怒道:“混账,你这孩子,有如此大好形势,怎么这么不争气?我尹易的儿子,怎么能老死山林,一生埋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一把年纪,此心不死,你年纪轻轻,却老想着平和安定,不想着去收获争取?那晚我们分手时,爹跟你说的话,你都忘记了?”

尹仁记得当时尹易要他找到高祖宝藏,光大尹氏,但是这些日子的经历,深切体会到现在拥有的珍贵,道:“爹,我现在只想和你平平安安的生活。”

儿子刚刚团聚,也不好当真发怒,尹易苦口婆心劝说道:“这大汉是将倾之基,你如此得人心,若有高祖宝藏和灵石在手,这天下还能出你的手心吗?”

尹仁烦道:“这战争,我昨夜是亲眼目睹,真是尸骨遍地,血流盈河呀,爹。”

尹易道:“好,那我问你,是不是你不打这江山,便没人打了?儿子,你若不打,自然有其他人打,还不是尸横遍野?只有打下了这个江山才能停止血流成河的场面。”

尹仁也知道只有天下大统,才能平息战乱。只是这个能统一天下的人,会是自己吗?自己一个毛头小子,如何能指挥天下?况且答应过婷婷回深谷,又岂能食言?

夜静,无风。尹易父子坐着,一时多没有话语。

门口走出一人,说道:“尹爷,四叔,我无心偷听两位,还请恕罪。只是听到此处,突然想要说些肺腑之言。”

尹仁回头道:“小望,你说。”

廖望望着尹仁说道:“在我三岁那年,我亲眼目睹了父母和两位哥哥被乱兵杀死,从那以后我到十岁才能讲话,我害怕争斗和杀戮,可是为了活着,我必须不断的杀戮。”他说得很平静,似乎是其他人的事情,但是尹仁知道小小年纪的他受了太多的苦和压力。

廖望继续说道:“我们很早就加入了黄巾军,目的在建立天下大吉的时代,能够止息干戈,让百姓早日过上安定之日。”

廖望缓了缓,说道:“四叔,我不想天下的其他孩子受我一样的苦,你德才兼备,扬名天下,你若不做点什么,这天下间的干戈何时能止?”

尹仁不知所对,听的廖化声音传来道:“阿仁啊,阿仁。”

尹仁忙进去,说道:“大哥,你也醒了,好点没?”

廖化笑着道:“好多了,现在谁还睡的着,小望说的我热血沸腾,他说的,也是我想的,阿仁,你若走了,我们可就没盼头了。现在伯父和我们都这么认为,你可不能走。”

尹仁见水影月仍然闭眼睡觉,知道他其实是醒着的,问道:“二哥呢,怎么说?”

水影月闭目言道:“打天下千难万难,止息干戈谈何容易,但看大汉风雨四百余年,也快寿终正寝了,你若做了皇帝,该是个好皇帝。”意思是说这天下可不是想争就能争的,但若要争,也不是没有机会。

尹仁坐在火堆边,拿着跟枝桠在拨弄着火里的红碳,火势越烧越旺,噼啪作响。

尹易坐在稻草上,廖化靠着廖望坐起身来,洪恩站在洞口边,四人注意着他,焦急的等待他的决定。

被火光印的忽明忽暗的脸上,终于动了,听尹仁说道:“爹,我出谷之后,遇到很多凶险之事,生离死别,让我更加明白珍惜眼前的重要,好不容易又能再次重逢,实在是上天的眷顾,所以我便想着带着你们去山谷中无忧的日子。”

几人颇为失望,以为他已考虑好了,正搜肠刮肚的想着如何劝说,却听继续说道:“我只想自己,只想着自己快乐,竟然未瞧见二哥终日郁郁寡欢,了无生趣,哎。”说着瞧着水影月道:“二嫂因我而死,但若不是李傕郭汜起兵争斗,该也不会发生这些事情,连年的战争,不知道有多少人丧父、丧子、丧夫,我不知道我能做多少事情,但至少我该为二嫂报仇。”

水影月没有说话,依然平静的躺着,虽说不会怪他,虽说柳丹儿不是尹仁所杀,但确实是因为尹仁而死。若真要怪起来,更该怪自己,不该把她带去长安。

尹仁眼光扫过众人,见几人脸现欣喜之色,说道:“至于打天下,只得尽力而为,却不会过于执着。”

尹易接口说道:“不错,不错,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真是天命所归,尽力而为已够了。”

廖化喜的病好了一半,斜靠在廖望的身体,一下子坐直,道:“我早就想跟你深谈一次,正好,今日都谈好了,那明日便回廖家寨,组织人马。”

洪恩向洞外一望,笑道:“这天都要亮了,该说今日才对。”

几人不觉一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