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丨勾践之心(2 / 3)

时逝春秋 梦亦谦 4473 字 2017-08-31

一里多路便回营寨。

时已至卯时,皓月渐渐散去,此刻正是日月交晖之际,若不能赶在天明之前及时进城,那么一切都为时已晚。

他苦思冥想不知应当如何对付,即使他到了城下,倘若范蠡不在,其他人又不曾认识他,怎会放他入城?

这时的他似乎紧张得都无法呼吸,城中的数十万条生命,全靠这剩下的几刻钟来决定。

天已破晓,黎明光辉渐渐照射到越国大地,朝霞犹如被血染红了一般,预示着一场灾难即将发生。

穷思竭想如何救人的蒋义依旧没有想出良策。可是时间不等人,吴军众人皆起身开始排兵布阵,准备攻城武器,离破城之时愈来愈近。

若再不当机立断,城中数十万苍生皆性命难保。他于是纵马骑至吴军营寨前,如今的他只能赌一把,而赌注则是十余万苍生性命。

一声“吴王留步”令所有吴国的军队都停下前行脚步。

众人都回头看这声音究竟是出自何人。只看见一长发飘飘,英姿飒爽之人骑一匹黑色雄壮千里马,迅速跑至吴王夫差身前,众人见此都作攻击状态,剑戈相向。

夫差亦是大惊,忙拔剑出鞘,指着那人喊道:“来者何人?竟然阻拦寡人攻城!”

“大王,夫国岂可以暴制他国国民?若大王肯放弃攻城,在下定当出计以报答大王不杀城中平民之恩。”

夫差见那人从容不迫的样子,以为是勾践派来的说客,嘲笑道:“寡人早已劝勾践小儿开城门投降,时限便至今日。岂知他依旧未有投降之意,故寡人挥兵攻城,实乃勾践意气用事,更不把城中平民放在眼里!你又有何资格阻拦寡人?莫非是勾践派你来做说客?我看你还是回去跟勾践一同赴死吧!”

蒋义仔细端量眼前之人,此人身高约七尺有五,身姿矫健,神态威仪,怎想此人却长得如此像自己后世同学朱杰,莫非只是巧合罢了?

时间紧迫,他也未作过多猜测,只是向着夫差冷笑道:“大王,在下虽为一介草民,但不忍看城中百姓遭受屠杀之祸,在下愿意以身进城劝诫勾践投诚。如若大王强攻,则势必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若能让大王不费一兵一卒取胜,岂不乐哉?”

夫差一听,觉得不用攻城即可灭了越国,这等好事他岂会不做,但是又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人,毕竟他身份不明,来历不清。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人所讲之话却为吴国话,心想:眼前之人若信得过,缓几个时辰攻城也无伤害。

只是伍子胥听后不同意,他劝夫差道:“大王,勾践不除届时必定养虎为患,追悔莫及。大王必须斩草除根,攻城定会损兵折将,但能除去吴国后患,以后大王北上争霸,合纵诸侯亦无后顾之忧!”

夫差仔细思忖,也不希望自己花更多代价去攻城,这样也会元气受损。更觉得眼前这位陌生之人的建议可行。他又对蒋义说道:“还不你是何人,出生何地?你若是无名鼠辈,寡人岂可信你?”

“回大王,在下吴都城东人士,姓蒋单名一个义,字明成,今此闻大王军至,某虽不才,但愿凭三寸不烂之舌为大王献策。”

夫差听得此人亦是吴国之人,便安心落意,遂命让他进城劝降勾践。

伍子胥对此却是一筹莫展,只希望蒋义劝不了勾践投降,这样才能彻底灭了越国。否则勾践在,越国定会死灰复燃。

蒋义接过夫差命令,快马骑至城门前,直见城门紧闭。城楼上越国士兵张开弓箭指着他喊道:“城下何人?报上名来,再敢向前一步,定叫你万箭穿心。”

“我乃蒋义,字明成,前来进见越王与大夫范蠡,你去通报对他们两说下,就说我求见!”

会稽城守听后,迅速前往城下通报于勾践和范蠡。

勾践听后一脸狐疑,只因他从未认识过此人,忙询问范蠡。

范蠡得知蒋义来此,却显得有些彷徨不定,他为蒋义安危所忧。

若夫差执意要攻城,蒋义也难逃一死。但如今他来此地,定是自己贤兄无名氏所托,想必他定有保越保勾践性命之策。故命人开城请入。

“贤弟!你为何来此,可知如今千钧一发,吴军即将发起总攻,越国军民虽上下一心守城,可如今兵力悬殊,实在胜率渺茫,你来此岂不是自寻死路?“范蠡见自己结义之弟前来,便愀然变色地训斥着。

而蒋义却言笑自若道:“贤兄有难,愚弟岂能袖手旁观?今日来特来劝说越王开城投降,莫要让会稽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

勾践见眼前此人在此局势之下居然还能笑得出来,随即怒火中烧道:“你吴国之人欺人太甚!寡人与越国全军定抵抗到底,国在人在!国破人亡!大丈夫岂能贪生怕死!”

蒋义定神细视勾践,见他眉宇间竟带着一种令人畏惧的威严,英姿焕发,八面威风。

虽然勾践那般故作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