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了逃兵,十有八九死得更快,别说你在逃命之余望不见后背动静,那些在后督战的将领们,亦不会手下留情……
新入伍的士卒,在经历首次大战时的淘汰率几近七成,因为他们慌了,在面对着凶神恶煞的敌军之时、在身处危境之时,他们慌了……
然而在战场上,越是心慌,越是离死亡更近!
只有在战场中存活下来的,才能称之为‘兵’,否则,仅仅一具死尸罢了……
从新兵到老兵,再到精锐,其中的替汰率实在是叫人心惊,粗粗估计,恐怕十名新兵之中,只有三名可称之为老兵,其中,仅仅只有一名可称之为精锐!
而眼下,江面连环船中的四十万刘军,除去十万荆州水军外,估摸有八万刘军,可称之为老兵,这些,都是刘平从兖、豫、青、并、徐、冀六州抽调的兵马,再者,其中大约有四万人左右乃是一等一的精锐,有些是久随司马懿南征北讨的兵马,有些是从官渡之战中存活的寥寥数千刘军,还有一些,则是从袁绍数十万兵马中层层筛选出来的精兵,俱是经历战事达十余次,经验丰富的老兵,刘军之中的骨干!
可想而知,倘若这些将士折在此战,那会是何等景象?!
刘平坐拥八州,麾下兵马确实有数十万、甚至是百万,可是那并不是精兵,甚至不是老兵!
九成以上不过是各处关防城哨守门的兵士罢了,他们哪里遇到过几次战事?
就算是眼下徐州刺史陈登麾下兵马,也不过稍稍与江东战过几次罢了,哪里比得上那些久在前线苦战的士卒?
论刘平麾下各部兵马,想来是司马懿统帅的三万余本部兵马最是精锐,那可是司马懿带了足足四年的兵,期间与吕布、袁术、袁绍、张白骑、刘表、刘备不知打过多少仗,不知整编过多少次,亦不知埋过多少将士尸骸,如此才得以打造一支精锐!
与虎豹骑不同,司马懿麾下那三万精锐,可确确实实是一仗一仗拼出来的铁血之师,没有虎豹骑有名,也没有虎豹骑那样的装备与待遇,说起来,只不过是‘司马尚书麾下本部兵马’,区区此称而已……
一名精锐的养成,或许需要四年,或许更久……
古人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那么练兵千日毁于一旦呢?
作为此军统领的司马懿,他眼下是何等心情?
耳畔传来的,是无法掩饰的厮杀声,那一声声惨叫、那一声声闷声,又有多少是出自自己麾下?
司马懿不愿想……
自当初征讨青州黄巾开始,刘平便有有意无意得保持精兵之策,麾下本部兵马始终不多于五万,只有在刘平击败袁绍、挥军荆州之时,他才首次地统帅了四十万大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