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要平定之下,作为日后顶级谋士的荀攸,他的智慧自然是少不了的。
张颌还是降了,折服于霸主刘平的气势与器量,不过他的要求是不参与北伐,对于此事,刘平也能理解,是故叫张颌与张绣留守陈留。
建安三年九月二日,刘平率十余万大军北伐,连克乌巢、延津、平丘,算是报了当初袁绍一箭之仇。
每克一城,刘平按贾诩所献之策,大肆犒赏麾下将士,无论是黑山黄巾也好,袁绍溃军也好,刘军也好,一视同仁。
另外,刘平曾下严令,不得扰民,胆敢违背者,不念旧情,一概斩杀!
这一条将令,是最受袁氏溃军们推崇的,毕竟,他们出身北地,若是刘平有何扰民之处,兔死狐悲之下,搞不好溃军要反叛。
对于这条将令,黑山黄巾自然也是恪守,就算他们与袁军不合,但同样是出身北地,他们所恨,仅仅袁绍一人罢了!
刘平的北伐,似乎大大出乎了袁绍的意料,袁绍根本不曾想到,仅仅只有两万可用之兵的刘平,竟然北上讨伐自己。
一时不察之下,袁绍尚未来得及调集兵马防守,就被刘平攻入了冀州。
牧野、朝歌、黎阳,在短短二十余日内,相继失守,刘军竟然直直打到袁绍首府邺城,袁军节节败退,而刘平势力则越来越强,一路之上,刘平不断收编袁绍溃军,诱之以利,晓之以情。
每克一城,在大肆犒赏麾下将士之后,刘平便将城中囤粮分给百姓,减轻赋税、徭役,以博得仁义之名,以及百姓推崇。
对于期间一些不怀好意的,贾诩自然不会手软,冠之以恶名,斩首示众。
刘平与贾诩,若是按司马懿的话解释,就是将袁军、黑山黄巾、刘军,这三者的利益一致化,似乎有点打土豪分田地的意思,不过远远达不到那个地步。
毕竟,河北豪门世家,眼下刘平也不敢过分得罪,只好拿一些小世家、以及袁家直系、旁系亲眷开刀,到了这种局面,刘平与袁绍之间的冤仇,已经无法化解了,既然无法化解,不如就一不做二不休……就如刘平与袁绍自己说的:虽天下之大,亦不足吾二人分之!
建安三年十月初,刘平麾下大将曹性夺下青州,袁绍长子袁谭败亡逃逸,投袁绍去了。
建安三年十月中旬,刘平与曹性于邺城汇师,这代表着刘平已不用再担忧麾下袁绍降军的反叛,更代表着袁绍末路将至。
建安三年十月十九日,刘平统领三十万兵马围邺城三日余,期间贾诩不断叫降将降军在城外喊话,致使城内袁军毫无战心,袁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