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父亲要回来了(2 / 3)

闯荡在明初 宝木东.CS 3763 字 2017-10-27

听听?”沈平金虽然笃定了要用纺织厂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可具体的市场还没来得及考察,如今有个现成的人说给自己听,何乐而不为。

“上好的绸缎我就不说了,一般的绸缎也要十两银子一匹,可一匹棉布只需要五两银子,麻布最便宜一匹只需要一两银子,你怎么不生产价格最高的绸缎,却要生产棉布呢?”沈至理解的为商之道当然是追求最高的价格和利润,周庄身处江南腹地,自古以来就是丝绸的主产地,生产丝绸岂不是更便利?

沈平金听了沈至的话,微微一笑:“堂兄可知如今我朝为何迟迟不能灭了北面强敌的野心?”

沈至一脸茫然,无知的摇了摇头。

“因为我们穷……”

沈至一听立马不同意了:“谁说我们穷,要是我们穷那北面那些蛮子为何还年年犯我边关,劫掠我们大明的财富?”

“那是因为他们更穷,为了生存只能南下,可大明雄兵百万却不能制止北面的蛮子入侵,根本的原因是士兵们根本不适应北方的寒冷,到了冬季就战力低下!”

沈至听沈平金这么一解释,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虽说他的话有些以偏概全,可也不是全无道理。

绸缎昂贵,朝廷的军队根本用不起。

麻布便宜,可明朝的将士如果要抵御北方的寒冷,麻布根本做不到。

想到这里,沈至好像有了一种明悟,沈平金为什么会选择建一座纺织厂,专门生产棉布。

棉花虽然从西域传入中原已久,但直到元朝江南地区才开始大面积推广开来,可相比之下老百姓更愿意栽种粮食而不是这种产量低,加工费事的植物。

直到前朝松江府出了个姓黄的女子,她年幼嫁人,却因为公婆丈夫虐待忍受不了,逃到了松江府一个海运码头停泊的一艘船上。

船起航后船主才发现藏身船上的女子,一方面无奈,一方面可怜女子的身世,就将她带到了琼州。

女子在琼州的黎族人那里居住了下来,学会了当地人织棉的手法,十几年后因为思念家乡,返回了松江。

她见松江百姓生活还是一样的贫苦,于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一些简单易用的机关,配合她从琼州带来的好棉种,终于将织棉的效率提高了很多,让松江成为了知名的棉布产地……

“你知道现在棉布为什么卖得贵吗?”沈平金问沈至。

“还不是因为产量小,物以稀为贵嘛!”这点沈至倒是清楚。

“所以我就是要建一家纺织厂,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用买麻布的价格买到棉布,你说这是多大的一笔生意?”沈平金画出的大饼让沈至两眼放光。

棉布柔软保暖,贴身穿最舒服,若是全天下的人衣着的生意都被沈家垄断,那得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

沈平金看着沈至张大嘴发呆的样子,决定再给他一剂猛药:“我要是做成了这件事,你想想朝廷的军队都穿上了棉布棉花制成的棉袄,而不是麻布夹木棉的衣衫,那岂不是不惧寒冷,冬天战力就能大大提升,你说皇帝会不会高兴?”

“好……”沈至终于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引得远处的众人纷纷引项而望。

如果真能大大的提高棉布的产量,降低价格,让大明的军队人人能够用得上棉布,皇帝一高兴那自己岂不是就能将功折罪?

沈至终于想明白其中关系,多日郁结的心一下舒畅起来。

沈平金看在眼里心中却暗笑,棉布虽然平常,可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却是能够成为战略物资的存在,兵马起家的朱元璋怎么会对这东西不动心?

只不过凭着这东西就让朱元璋放过沈至,只怕也是痴心妄想。那种人一旦决定了目标,不达目的是不可能罢手的。

只是自己现在是不能暴露在朱元璋的耳目之下的,沈至既然有难,就让他去享受这份福,同时替自己承受以后可能的罪,岂不是刚好?

沈平金甚至想起了死去的胡三,这个朝廷密探能在周庄潜伏十几年时间,谁知还会不会有其他的密探还在时刻关注着周庄,关注着沈家呢?

狂喜之中的沈至当然不知道沈平金的这番心思,他甚至已经开始想着找个什么样的人去上面说道合适了!

“不过亲兄弟明算账,我能帮堂兄这么大的忙,不知道堂兄能怎么感谢我呢?”沈平金大饼画完,开始要给自己捞好处了。

“堂弟,你知道的我现在就是个穷人,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啊!”沈至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开始进入讨价还价的角色。

“我也不要钱,只是你要答应我几个条件!”沈平金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条件说出来了。

“那你先说说看,我才能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再说你说的纺织厂我见都没见过,谁知是不是真如你说的那样好?”沈至冷静下来,脑子也清晰了很多,丝毫不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