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已亡故人皆归来:拒援却遇铁骑军(1 / 2)

槃凰缘 菩婵 2920 字 2017-05-24

桃花盛开小村庄的一座庄园里,一位老者重病不起,但见一少年跪于榻前为老者喂药毕扶其躺下歇息。

少年坐在一旁悉心照料,见老者已入睡,遂捧起《论语》苦读,约莫一个时辰,老者苏醒,但见其叔父入内,少年急忙起身施礼。

老者感慨:「多亏我儿王莽,否则我早已不在人世。」

「养母之恩,儿尚未报万一。」少年放下书籍跪拜榻前声泪俱下,此正是少时王莽,榻上老者乃其养母。

光阴似箭,王莽春风得意,平步青云,遥遥直上,位极人臣。

忽然电闪雷鸣,恍惚中乾坤挪移,此乃何地也?

黑暗,却又仿佛看得到阴影;寂静,却又好像听得到嘈杂;酷热,却又似乎感得到寒冷。

沧桑浮现在王莽脸上,青春不在,好似原地打转,难辨东南西北。

黑暗角落传来一个声音:「父皇可安好?」甚是悲戚,重音叠加,阴风森森,熟悉又陌生。

「儿臣在此。」声音越来越近,但见一个黑影从迷雾中显现出模糊轮廓。

王莽细细端详,却看不清来人,欲走向前,双脚突然不听使唤。

「你乃何人,胆敢夜闯皇宫。」王莽心生恐惧,却方寸不乱,说罢,心里一颤:「是我儿王获?」只见黑影面容突然清晰。

「真是获儿,多年不见,我儿去何处了?也不回来看望朕。」脚不再沉重,王莽遂向前走去。

「父皇」、「父皇」又传来两个声音。

「宇儿,临儿,我儿都回来了,朕想的好苦。」王莽声泪俱下。

忽闻痴呆喊声:「不会回来,都走了。」王莽身后冒出一个疯疯癫癫、披头散发之人。

王莽转身退后,定睛看去:「安儿,你何以如此之态?」心里一阵刺痛。

一声“咔嚓”传来,王莽下意识循声望去,不看则已,一看几近倒地,三子皆手提各自头颅。

「是父皇送大哥,二哥,还有四弟上路远去,缘何忘记?」但见王安忽然恢复常态。

眼前一黑,王莽瘫倒在地。

又是电闪雷鸣,恍恍惚惚,似时间倒流,只见天红似血,周围一片坟墓,杂草丛生,可见墓中主人皆早已离世。

「何以又到此地?」王莽心生疑问,已是古稀之年。

地动山摇,墓碑倒塌,平帝刘衎,卫姬族人,汉室宗族,坟头不断出现,亡故之人陆续出来站在各自坟墓前。

「爱卿?国丈?陛下?何以称呼?」平帝厉声质问王莽,忽见其座下龙椅渗出鲜血染尽宣室殿。

「此乃何地?」王莽露出恐惧,四周观望,皇宫缘何如此阴暗?

但见给事黄门出现在王莽身前,言道:「此乃陛下陵寝,国丈何以不记得?你亲送陛下到此安息,永远安息了!」

眨眼又返回墓地,但见四周冤魂皆离开坟墓飘来,王莽惊恐万分。

「刘秀当为天子。」

王莽循声望去,啼道:「师老去何地了?自你走后,朕失去臂膀也!」情真意切,望着说话之人、已故国师、王莽师老刘歆。

「巨君曾赐刎颈短剑,何以忘记,强求之物终必还之。」刘歆声音愈来愈远,回荡中逐渐消失,地上出现一柄短剑,沾满黑血。

天空中显出刘歆巨大躯体,笑容甚是凄凉、空洞,只见其施礼告辞,一切恢复平静。

拨云见日,光照大地,风和日丽,黄土铺道,泉水洒街,旌旗蔽日。

西域诸国使臣俯首于道左,满朝文武百官跪拜于道右。

前呼后拥,但见龙辇在千呼万唤中缓缓出来,亲兵侍卫不离左右,十里皇道忽现黎民百姓约莫万人,犹如朝觐神明一般。

龙辇之内下来一人,却非大汉天子,乃是新朝开国皇帝王莽也。

「太子!?」不知谁喊了一声,众人皆朝天看去,但见大汉亡国之君、年仅三岁的刘婴高坐云端,七色笼罩,凤凰环绕。

「龙。」忽然又闻一声,只见黄龙从云端飞过。

王莽春风得意,傲视天地,突然天空出现黄旗紫盖之天象,此乃天子降世之兆也。

「陛下,陛下!」再次传来声音。

随之,天地混沌缥缈,瞬间一切皆消失,王莽破衣遮身,野菜果腹,坐于破庙门口。

「陛下,陛下!」

王莽抬头看去,原来是一场梦,在书房伏案而眠对其来说并非新鲜事,只是曾经乃意气风发之时,因批阅奏章至后半夜,故而小歇而已,不记得是否有梦。

给事黄门跪拜道:「陛下,孙建将军到。」

「快快宣入。」王莽急忙召之。

说到孙建,其乃王莽故交,与平晏、刘歆、甄丰等助王莽代汉建新,王莽称帝后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