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村,桃花村,顾名思义村子里的桃树极多,花期极长,花势极盛,花香极浓。
桃花村的历史很长,长到灰尘遍布的土地志能满满堆满整整一间七丈大小的屋舍。作为一间流传自上古的村子,桃花村自然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不说那每逢丰年必会酿造的苦酒桃花酿,不提那名声远扬于云、建两州的美娇娘。
只说桃花村的村长。
——桃花村历代村长都姓陶。
村长都姓陶说明历代村长都是陶家人,但是作为一个小村子,这种奇怪的事显然不值得在这里评为奇怪的事情。所以历代的桃花村村长都有一个除了自己身份外,足以让每个江湖人坐在郊外卖着白酒卤蛋的酒肆里津津乐道的“秘密”。
而这秘密就是,就是历代的桃花村村长都识字!还都特别壮实!
本就是个连芝麻都算不上的芥子小官,桃花村的村长们还都特别爱炫耀。够奇了?
够奇了吧?在自己村子里跟乡下村妇炫耀也就算了,那你为什么还要去跟天子脚下的崇京去丢村子里的脸面?
崇京每三年举行一次科考,三月一次武试,六月一次文试。
桃花村每代村长就会在科考那年离开村子两次,二月里骑着小毛驴肩负褡裢嚼着茅草根晃晃哟哟去参加武试,五月里跨着大青牛一路哼哼着去搅和文试。经常考中单科探花,时不时弄个双科状元。而且中了功名回来继续心安理得的当桃花村的小村长。
而自从四十年前,桃花村陶家为了救微服巡游至此的隐帝,桃花村陶家满门被灭以来,不知为何桃花村三十年未有村长。
直到一名突然来到桃花村的年轻人来到桃花村,花大价钱买下户籍后,用银子砸出了一个隐于村里的繁华酒楼——醉仙楼。
年轻人豪爽大方,易于人相处,而且酒楼的菜好吃,老板娘美若天仙。所以年轻人很受欢迎,所以当年轻人说出自己想当村长时,除了一些花甲老人之外所有人都同意了。
年轻人也姓陶,名稚,子子期。
陶稚遵循桃花村的古老传统,二月里骑着小毛驴肩负褡裢嚼着茅草根晃晃悠悠去参加武试,五月里跨着大青牛一路哼哼着去搅和文试。
在崇京文试考场里喜欢嚼着葱卷大饼在屋子里翻跟头,而在武试考场里又喜欢跟武人们吟诗作对。而比这更奇的是,陶稚喜欢做的这两件事,在崇京都会有一些头脑发热的文人和一些头脑过于冷静的武人或乐乐呵呵或嘟嘟囔囔的陪他做。
而关于陶稚比让文人握刀,武人提笔更奇的还有。但却有些俗了。
陶稚金榜题名,文试榜眼,武试探花!
那年,那月,陶稚七月里骑着大青牛摇摇晃晃的回了桃花村,桃花灿烂,离得大老远就能循着微风闻见桃花的淡淡香味,陶稚的年轻妻子陶夫人手握着才开花苞的桃枝和一瓶新酿桃花酿,领着桃源村的村民迎接他们的村长。
那天,是如行尸走肉般活了三十余年的桃花村民再次拾起自己的骄傲的一天。陶夫人轻拂小腹,在一干孩童的簇拥下在村长脸上蜻蜓点水般“啄”了一下,陶稚脸色羞红,满脸幸福。
陶稚回村后,没事时就去私塾教起了书,老先生潘乱对陶稚尊敬有佳,然而陶稚到私塾的第一天就是带孩子们去春游。
第二天,去踏青。
第三天,去帮大人们摘桃花酿酒。
第四天,潘乱真的有些乱了,他拦住了正要带孩子们去长白山脚溜达的陶稚,委婉的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村长,这偶尔去踏青还能让孩子们陶冶性情,多了,可就有些玩物丧志了!”
陶稚头也没回,一边轻拂一名小丫头的脑袋①,一边说道:“潘先生,他们都是小孩子吗!多走走看看胜读万卷书哟!”
潘乱讪笑着,看着渐渐远去的村长。
又过了许多天,开始有孩子的家长议论纷纷,有的说村长带孩子们不务正业,有的说村长是寓教于乐。
然而持后者意见的人占多数。
陶稚继续教孩子,潘乱开始被人遗忘。
后来过了半年,陶稚死了,陶夫人从村长夫人变成了老板娘。
潘乱则继续开始教书。
这是个很平淡的故事。
回到现在,潘乱画完了一副春宫,轻轻按了按自己两腿之间的地方,有些着急的扒光了陶夫人的衣服,开始画下一幅,看着梦里才出现过得陶夫人年轻富有光泽的肌肤,某处迷人的红晕,呼吸渐促,笔迹愈发凌乱。
于此同时,醉仙楼酒窖门口葛坦儿面色苍白,双手鲜血淋漓,额头冷汗密布,一点点的爬出了酒窖。
注:1、古代的女性尤其是小户人家的女孩子,大多不识字更别提念书,但这是本架空题材的玄幻小说不是。
最近重修、期末考试,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