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想死窈儿了!”
纯儿出门去张罗饭食,艾儿也端来热水让张胤和张晟洗手净面。只有武脂虎不管不顾,看了张胤和张晟一眼后又回到炭盆前暖手。
一会儿,饭菜端上来,张胤和张晟也不管众人,狼吞虎咽,大快朵颐。数百里奔波,这腹中凿实是饿得狠了。
饭后,滕玉又问起为何这个时候赶回来,张胤简单将卢植辞官回乡的事说了。
窈儿在一旁问道:“阿兄,还会去涿县吗?”
“会,十日后就走。”张胤回答。
窈儿幽幽地“哦”了一声。
张胤安慰道:“等为兄完成学业就回来陪窈儿。”
窈儿识大体,知道张胤肯定还会去求学,她只不过是要向兄长撒撒娇而已。
再过一日,窈儿就十五岁了,也就到了及笄之年。在这个时代已是适嫁的年龄,自去年起就不断有人上门提亲,滕玉以张胤不在逐一好言回绝了。不过窈儿在张胤面前一如既往的娇憨,按照滕玉的话说,她这是磨人,张胤不在家的日子,窈儿淑女得多。
这几日,鲜于瑞并不在山庄之中,而是回到自家坞堡,初五之后才会再来黍谷山。山庄中的孤儿教学现在是崔琳一应承担,崔琳对此并没有叫苦,而且还有些乐此不疲,为了免除后顾之忧,他甚至将妻子也接到了黍谷山庄。
现在山庄中共有孤儿八百六十四人,大的十五岁,小的只有六岁。这么多少年、童子聚在一起过正旦,不知道会有多么热闹,可惜张胤没有赶上。不过张胤已经决定在初五时,在校场举行联欢会,要有节目表演、射箭、角抵、击剑、书法、篝火等。这个决定得到了窈儿的高声赞同,滕玉和王蒲只是一笑了之。
第二日清晨,张胤张晟先到父母墓前上香,然后和少年孤儿们一起晨练。
虽是冬日,但黍谷山中仍有青松翠柏,倒也不只有单调的灰黄颜色。空气干爽新鲜,张胤贪婪地深吸一口气,与张晟一起慢慢向山中跑去。
张雄的伤势早已经好了,又恢复到了彪悍勇猛的状态。张雄、敖山、岳青、沈烈、李蛮等几人直到今天早上才知道主人已经回来了,见到张胤上山跑步,他们奈不住性子跟在身后。
一口气跑到山顶,张胤停了下来,缓步走着放松身体。张胤对身后的张雄、岳青等人说道:“汝等来此地已两年有余,学业也有所长进,吾心甚慰。再过个一年半载,就让你们出去历练一下。”
张雄、敖山、岳青、沈烈、李蛮等人互相看了一下,心下都十分欢喜。特别是敖山、沈烈这两个曾经混迹街头的家伙,实在是太向往山外的生活了。
正月初五,鲜于瑞回到黍谷山庄,与张胤、崔琳一道当起了射箭、角抵和击剑比赛的评判。
少年孤儿们两年来不断习练弓马骑射,其中还真涌现出几名神射手和小勇士。
骑射岳青称雄,角抵张雄为尊,击剑敖山称王,张胤对这几人大加鼓励,还每人送了一支匕首做奖品。
武脂虎在一旁看到岳青、张雄、敖山三人兴高采烈、耀武扬威,心中不忿,嘴角上扬,不屑地嘟囔道:“雕虫小技,也来炫耀。”
恰巧被左师姊妹听到,纯儿就问道:“脂虎,你在嘀咕什么?”
“没什么。”武脂虎摇头答道。
“你是说张雄他们本领不行呗?难道你也会武艺?”艾儿也在一旁好奇得问道。
武脂虎背着手,只“哼”了一声。
艾儿看了纯儿一眼,用手指捅了捅武脂虎的腰肢,说道:“明天我们找个地方也比划比划?”
左师姊妹看着柔弱可人,事实上,两人从小跟着张胤读书写字、练武骑马,在武艺上可不是外行,很多军中勇士单打独斗也未必能胜了她们。
武脂虎瞥了瞥艾儿,特意在她高耸的胸脯上停了停,然后轻蔑地说道:“你才不是俺的对手。”
艾儿不知道这家伙为啥要盯着自己的胸脯看,不过说她不是对手,她可不服气,好歹她也是得了主人亲自指点的,连山庄中武艺最好的女子黍谷冰也不能每次都打赢她。
“哎哎,你别吹牛,明日咱们到窈儿潭边野桃林中比试比试,阿姊作证,看谁胜谁输。”艾儿撅着嘴嚷嚷道。
张胤没注意左师姊妹和武脂虎在打嘴架,他正在看少年们写毛笔字。大出张胤意外的是,这个环节竟然是李艾受到的赞誉最多,本来张胤更看好陈诚的。李艾心思剔透,于书法一道十分有悟性,其字体学的是标准的悯农体,虽然笔法还嫌稚嫩,但是在张胤、崔琳看来还是有前途的。李艾口吃的毛病也已经基本没有了,得了张胤夸奖后,神采奕奕,倒也有些儒家少年郎的味道。
晚间,校场上燃起几堆篝火,少年们围着篝火又唱又跳,好一番热闹。这些孩子从小失去父母关爱,如今在黍谷山庄中与一帮同龄人共同生活学习,让他们倍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