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戮贼救父(1 / 4)

峥嵘志 肥猫江湖 6766 字 2017-05-23

早春时节,万物生发。

张谟决定带一家人外出踏青,因为上巳节到了。

上巳节是汉人的古老传统。上古时,上巳节是出于人类繁衍的需要而产生的,当时人们在郊外祈福,之后野合,如今早被汉人所不齿,男女幽会野合渐渐被春游踏青取代。

东汉时上巳节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保留了“春浴”的习俗。此时的人们认为,上巳节到郊外河水中沐浴可以起到洗去积秽、拔除疾病的效果,正所谓“祓除畔浴”。《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张谟一家要出外踏青,带的奴仆太多定会大伤风景,所以张谟一家一夫二妻三童,加上王蒲张晟母子,只带了张山和两名随从、一名婢女随行,共计十一人。

张山赶着辆大车,崔萦、滕玉、王蒲、窈儿合乘,随从和婢女在车后步行。

张谟骑马而行,沿途观赏风景,张胤、张晟有样学样,各自骑着自己的青兽、踏雪跟在车边。如今青兽和踏雪已经长成大马,初时张谟还有些担心,一路上见张胤、张晟控马娴熟,也就渐渐安下心来。

就连小张俊也一意要自己骑马,当然他也是从幼马开始骑乘,他的坐骑是一匹小黑马,张俊叫他“将军”。张谟时时要看着张俊,怕他掉下马来。

出城后,四匹马一辆车沿着官道缓缓行驶,路上遇到不少其他出游的人。为寻一处人少些的地方,在一处岔路口,一家人转向沿着鲍丘水支流而上,深入野外。

沿途风景优美,张胤大饱眼福。后世哪见得这等纯自然的景色。田垄成片,阡陌交织,绿意盎然。渔阳郡地属边地,不少人牧畜而生,这田野间牛羊遍地,更有一股浓浓生意,不由让人生出奋发向上的志气。

张胤流连美景之余,心情依然有些沉重。

担心党锢之事对父亲的影响。

担心不久的将来“乱世”来临,要如何应付。

张胤有时会想:“实在不行,就到天津(此时叫泉州)渤海湾造船出海,学虬髯客到海外打拼去。”之后又嘿嘿一笑,嘲笑自己没胆气。

张胤摇头甩开杂念,呼喝一声,纵马疾行。

张晟一磕踏雪,随后追赶而去。张俊也要追去,被父亲张谟一把拉住缰绳,严声止住张俊,不准他跟去。

气得小张俊眼泪汪汪,嘴里一劲儿念叨:“阿父偏心。”

张谟大声对张胤喊道:“虎头早回。我们就在这河弯处等汝。”

张胤也不回头,纵马而去。

一家人在野外河水边停下休息。崔萦、滕玉、王蒲带着张俊和窈儿在河边洗脸濯足,代替春浴之俗,然后在席上吃些干粮、酒水,张谟也在一旁和大家说着话,一片其乐融融。

张胤和张晟早已跑远。张胤本意只是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心情,不想一下子跑出太远了。

路边有野兔奔过,张胤和张晟对视一眼,二人心意相通,都起了射猎之意。他们出来时就跨弓背箭,还带了匕首,就有射猎的准备,此时正好一展身手。

张胤已经十岁了,力气又有些增长,骑射的技艺也更为精湛。他本来就是个妖孽,不能按常人视之。只见他挽弓如月,搭箭就射。却听得“噗噗”两声,两支箭射中野兔。原来是张晟有和阿兄比试的意思,也是迅速一箭射出,二人竟是一同射中目标。

张胤看了张晟一眼,哈哈大笑,说道:“恨奴好箭。”

张晟嘿嘿一笑,下马将野兔收入袋中。

兄弟二人也不多说,纵马窜入林中,寻找其它猎物。

短短一个时辰,兄弟二人收获颇丰。射有兔、雉十余只,还遇到一头野猪,可惜二人虽然射中,却被那货带箭而走,未曾捉获。

二人赶回河湾处,却寻不见父母兄妹。

张胤见地面凌乱,草席、食盒等都未曾收拾,散在附近,还有一片血迹,大吃一惊:“怎的还有血?难道是遇到了祸事?”

兄弟二人沿着车辙、马蹄印追逐而去。一路上尽是凌乱的脚印、马蹄印,看着像是有几十人之众,方向也是与渔阳城的方向相反,张胤、张晟心中愈发担心。

追出十余里,终于在大路的一拐弯处,发现了贼人车马踪影。

张胤张晟追近,离贼人的车马大概六十余步勒马站定。张晟双目赤红,咬牙切齿,面目显得有些狰狞。他在世上只有母亲王蒲一个血缘亲人,如今母亲落在贼人手中,生死不知,他的心都似在滴血。不过张晟向来以阿兄张胤的马首是瞻,阿兄不动,他也就只得忍住。

有贼数十人围住几辆大车,自家的那辆马车也在其中,父亲张谟和奴仆管事张山被绑缚在车辕上,嘴也被堵住,双目吐火,偏又叫声不得。没有看到三位母亲和张俊、窈儿,不知是否在大车之中。张俊的小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