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佞臣误国(3 / 10)

开创盛世 兵法36 17521 字 2017-06-06

:“近日朕收到许多奏章,对太上皇遍封宗室之子提出异议,你们说,遍封宗室,对天下有利吗?”

魏征上前道:“陛下,臣认为遍封郡王对天下无利。”

“为何无利?”

“天下的安定在于人心,许多宗室之子无功绩于大唐,便被分封为郡王,陛下说过,为政的道理在于公正。陛下的叔叔淮安王李神通认为自己的功劳在房玄龄、杜如晦之上,向陛下邀赏。陛下不以私恩滥与功臣同赏,没有答应。诸将都说,陛下不徇私情,我们怎敢不安分?陛下对待李神通邀功,可以秉公处理,对待遍封宫室之子,为何不能主持公正?臣以为,无功绩的郡王应该降免。”

萧瑀上前道:“陛下,臣不赞成魏征所言。分封宗室,乃历朝历代的惯例,如今陛下刚刚登基,隐太子与齐王的死党尚在,宗室需要安定,宗室安,朝廷才能稳;朝廷稳,天下才无动荡。陛下封宗室之子,有利于天下。”

有几人点头。

一朝臣道:“臣认为萧大人说的有道理。”

另一大臣道:“臣也认为萧大人说的有道理。

“好!各述己见,好!德彝,说说你的看法?”

封德彝想了想,然后试探地对李世民说:“前世只有皇子与皇上的兄弟才能封王,其余无大功者,皆不封王。太上皇敦睦九族的情谊,大封宗室,其数量自两汉以来前所未有。宗室郡王爵位官位既高,供给力役也多,百姓负担加重,这恐怕不是以公平告示天下的作法……”

李世民高兴地对众人道:“德彝说得对!朕作为天子,就是要养百姓的,岂可劳动百姓来养自己的宗族呢?德彝,你草拟诏命,除有功绩者,其他宗室郡王皆降为县公。”

封德彝声音很亮:“臣,遵旨。”

萧瑀不满地瞪了封德彝一眼。

退朝后,封德彝把萧瑀请到府上,给萧瑀倒了一杯茶说:“萧大人,喝杯茶,消消气,德彝不是有意与大人做对。”

“哼,朝下说好了的,一上朝你就变卦,不是有意作对是什么?”

“萧大人,皇上的意思你又不是看不出来,他说是让朝臣议论,其实心里早就想降免宗室郡王,你不顺着皇上的意思,说了也没用。”

萧瑀冷冷一笑:“封德彝,你越来越会讨好皇上了……”

封德彝笑笑:“德彝并非是讨好皇上,皇上所说的确有道理……”

萧瑀冷笑:“这么说是我没道理了?”

“萧大人说的也有道理,只是……萧大人,再议论朝政时,我一定顺从萧大人的意见,如何?”

萧瑀“哼”了一声:“听其言,我可更要观其行!”

“德彝一定有其行……”说着端起茶,“萧大人,喝茶,剑南的新茶。”

萧瑀看看一脸诚挚的封德彝,接过茶杯。

3

长安牢狱,里面关了许多犯人,几乎人满为患,李世民很不解,他带着封德彝和几个官吏查看牢狱。

李世民问一个牢狱官吏:“如今牢狱中,关的都是何种罪犯?”

“大都是盗贼。”

“为何还有这么多盗贼?”

“下臣也不明白,都是附近郡县送来的,下臣只负责看管。”

李世民指了指牢狱的囚犯,对官吏道:“你应该问问他们,天下太平了,为什么还要去做盗贼?”

“臣明日便问。”

“不要等到明日,今日就问。”

“遵旨。”

李世民走到一间牢狱前站住了。那间牢狱里只关着一个年轻囚犯,他蹲在墙下,重枷在身,一看就是死刑犯。他瞪着两只眼睛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那犯人,问官吏:“他犯的何罪?”

官吏道:“弥天大罪?”

“什么叫弥天大罪?”

“此犯脖颈上有一文理,酷似‘胜’字,他声称‘当胜天下’,也就是说,他是要夺陛下的天下!”

李世民看着那囚犯,问官吏:“他脖颈上真有一个‘胜’字?”

“臣不敢说谎。”

“把他叫出来,让朕看看。”

官吏一招手,两个狱卒走进牢狱,把那囚犯押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对狱卒道:“把他的木枷拿下来。”

官吏忙拦道:“陛下,这可是个铤而走险的罪犯,万万不可拿下他的木枷……”

李世民一笑:“千万敌军朕都不惧,还怕一个手无寸铁的罪犯吗?拿下来!”

官吏看看李世民,对狱卒摆摆手,狱卒把罪犯的木枷解下。

李世民探着身子,看着那罪犯的脖颈,囚犯脖颈上的纹理的确象一个‘胜’字。李世民点点头:“果然象个‘胜’字……你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