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周遇吉,妥协派(2 / 3)

上攻克太原。”

听到李子霄的询问,戚威走到一副山西地图面前,比划着对李子霄解释道。

其实,不用戚威解释,此时在这副地图上,已经清晰的标注出一道道红色箭头,正是李自成麾下大顺军的在山西的进军路线。

“嗯,这次李自成渡过黄河之后,是直接北上攻取洛阳,并没有再向东打到河南怀化府境内。

看样子,李自成是也是刻意想避开本侯的啊!

既然李自成入城上道,暂时不想和本侯发生冲突,那本侯也就不给他找麻烦了,顺便还可以助他一下。”

李子霄盯着地图,看清楚大顺军的进攻路线后,脸上露出笑容,低声说道。

这个时候,因为李子霄此时占据河南的缘故,让李自成不得不改变进攻路线。

李子霄继续听着戚威的讲述,此时戚威继续说道:“侯爷,李自成在打下太原后,在太原城内足足休整了一周。

大顺军在太原城内大肆搜刮,搜出了大量钱粮,才继续北上,但却在代州遇到了总兵周遇吉的顽强阻击。

周遇吉总兵凭借区区万余人马,硬是将李自成的大顺军主力,挡在了代州一带五天时间。

但可惜,周总兵兵力太少了,在八月一号,还是被李自成率军攻克代州,随即周总兵退守宁武关。

此时,周总兵率领残部,退守宁武关后,聚集宁武关官兵,以及征募数千青壮,准备死守宁武关。

目前,宁武关的战斗还在继续,大顺军已经抢攻了两日,暂时还未能攻破宁武关。”

“果然如此,李自成在山西还是和周遇吉遇上了,而且周遇吉依旧如历史上一样,拼死抵抗李自成。

就是不知道,这一世,实力大增的大顺军,是否还会在宁武关下,栽个大跟头呢!”

对于周遇吉此人,李子霄当然知道。

历史上,周遇吉算是大明在孙传庭战死后,仅剩不多的,能打胜仗和恶仗的将军了。

更重要的是,此人对于大明和崇祯的忠诚,简直不可撼动。

这几年,李子霄私底下,没少通过张富贵的情报局,暗中收买各地大明官员,为日后白龙军接管大明各地做准备。

但有一些白龙军官员,李子霄提前就对张富贵说明了,不必去接触,其中周遇吉就是其中之一。

李子霄选出不去接触的这些大明官员,全都是对大明和崇祯死忠的官员,完全没有可能让其投靠李子霄。

就拿周遇吉来说吧,历史上这家伙以一支人数不多的孤军,在代州和宁武关,整整挡住了李自成几十万大军半月之久。

周遇吉凭借宁武关的险要死守,让李自成在宁武关城下折损七万余人,甚至一度差点让李自成,放弃攻克宁武关,绕道过去的念头。

但可惜,宁武关的位置太重要,李自成率军东征,不会愿意看到背后还留着一颗钉子。

更况且,他们这次刚刚打出山西,还没走多远呢,要是就在山西宁武关城下遇阻,最终不得不绕道而行。

这对于大顺军的士气将会产生不小的打击,最终李自成不得不咬牙坚持,在大顺军承受巨大伤亡的代价下,依旧强行攻克的宁武关。

最终,宁武关陷落,周遇吉战死,其妇人刘氏率领妇女二十余人登屋而射,被全部烧死。

由此便可见,周遇吉对大明和崇祯有多么的忠诚,像这样的官员,李子霄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去招揽。

甚至,如果派人对其招揽,成功希望不大,反而会提前暴露李子霄暗地里的手段。

本来李子霄以为,这一世,李自成麾下大顺军,因为建设火器营的缘故,实力比历史上增强不少。

按说,再次遇到周遇吉,攻克代州和宁武关,不会像历史上那么费劲才对。

可是,这个时候李子霄听戚威的讲述,似乎历史在这里,没有怎么变呀!

实力增强的大顺军,依旧在周遇吉手里碰了个大钉子,此时李自成的大顺军还在宁武关城下鏖战,未能攻克。

随后,戚威的解释,才解答了李子霄的这个疑惑。

原来,去年鞑子最后一次入关劫掠,卢象升率领明军数万精锐,与阿济格率领的鞑子西路军,在山西大战一场。

这一战,虽说最终依旧算是明军败了,宁武关被鞑子攻破。

可是,战后,卢象升除了率领一部分明军精锐返回京城外,其余明军精锐则全部留在了代州,使得周遇吉手里的实力,同样比历史上强大很多。

周遇吉正是凭借这些,曾经与鞑子血战过的明军老兵,才能在代州和宁武关,坚守到现在。

更重要的是,周遇吉麾下同样有一支新建的火器营,装备的全都是朝廷自己打造的燧发枪。

朝廷在得到燧发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