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妇女在一旁哭泣道:“早上狗蛋说有点头晕,想要去睡会儿,我们也没多想,就下地干活了,结果中午就开始不对劲,饭也不起来吃,就在床上睡着。”
妇女抽泣了两声继续道。
“我们寻思着去找你,村里说你不在,采药去了,想背到镇子上,又太远,去了天都黑了,也找不到个药家。”
“哎呀!没了狗蛋我可那么活啊。”
“刘嫂子快别哭了,青山不是正在帮你看嘛。”村民们纷纷劝说道。
李青山观察了下孩子的面容,脸白,嘴干。
又严肃的摸了摸孩子的头,烫,非常的烫。
李青山掀起了狗蛋被子的一角,露出一只小手,诊了诊脉象。
此时李青山不禁的想到,眼前的刘二狗家,和之前的自己与敖九,何等的相似,敖九危机时自己却束手无策,然而对于灵医只不过是手到擒来罢了。
狗蛋的病对于村夫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对于自己也不过是手到擒来而已。
想到这里,更加坚定了李青山的心,灵医我毫无希望,但是药师,虽然希望渺茫,但也不是全无!
我一定能成为最好的药师。
李青山为狗蛋盖好了被子。“刘嫂子,娃没什么大事,发烧了,应该是受了凉,先用冷水敷一敷,我回去抓点药就好。”
众人大松一口气,乡村就是这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仿佛就是自家孩子一样。
大家打水的打水,煎药的煎药,没事的也不走,反正回去也没事干,黑灯瞎火的,还不如在这帮帮忙。
“谢谢,今天真是谢谢大家,我给大家做点吃食来。”狗蛋的母亲有些不好意思道。
许时后,狗蛋家端出一屉馒头,和一盆子炝青菜,大伙有的站着有的蹲着,甩开膀子就开吃。
“那个,青山。”刘二狗有些踟蹰的把李青山拉到一旁,往李青山手里塞了些东西。
李青山一握就知道,是十几枚铜钱。“二狗,使不得,使不得。”
李青山在村上看病从来都不收钱,不然他过的也不会如此穷困潦倒,早就成为村上的有钱人了。
在说村里都过得清贫,哪有什么闲钱,每家每户基本都只有些粮食,这钱哪能要啊。
“青山啊,我知道镇上看个病诊费就得十多铜,还不说药钱。”
两人拉扯起来,一个让他收着,一个死活不肯要,刘二狗现在哪比得上李青山的力气。
李青山把钱塞回刘二狗手里,转身就走,笑呵呵道:“我多拿两馒头就好!”
“喂喂,给我留点,给我留点,我还没吃呢。”李青山大喊着,好像生怕哪了馒头。
李青山他早就饿得不行了,掰开个馒头,往里面夹了几筷子青菜,拿起就吃。
“咿呀?”
饭菜的香气把敖九这小家伙也勾醒了。
“咦?!李大夫,你药篓里咋又个娃呢?”一个正蹲在药篓旁啃馒头的村民惊讶道。
“啥娃?啥娃呢?”众人又围上来看稀奇。
“还差点把你这小混蛋忘了。”李青山又抓了两馒头向敖九走去。
“这娃看起来怪水灵的,青山,哪来的?”茶铺的王大娘挤上前来。
“路上捡的,你不是说要有个后嘛,这就是我儿子,是吧?敖九。”李青山拿着馒头在敖九眼前晃,引得敖九一阵着急,怎么也抓不着。
“管你的,反正你这样也没姑娘稀罕你,可别把娃饿着就好。”王大娘数落着李青山,又有点怜惜的看着敖九。
王大娘心理就开始咒骂了,这么乖个娃,咋说不要了就不要了。
敖九的出现,村民们又闹腾的起来。
“青山啊,娃咋还姓敖呢?跟你了就该姓李了,该叫李九!”
这句话吓得李青山浑身一颤,哭笑着:“叫敖九,叫敖九就好。”
就在李青山分神的一刹那,敖九心满意足的抢到了馒头。
夜深了,人们也闹腾够了,刘二狗的娃也要休息,村民就都各回各家了。
李青山家中很乱,门口院子里到处晾着药草,屋里随处都是药罐子,唯一整洁点的就是个书架了,上面全是各类医书,是李青山的宝贝。
墙角有一张矮小的床,李青山自己睡也伸不直腿,就是这杂乱又拥挤的小屋,就是敖九的家了。
可能是今天惊心动魄的经历,使李青山疲惫不堪,抱着敖九很快就熟睡了过去。
清晨
“你看这狼真大!”
“就是,就是,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狼。”
“也不知青山哪弄回来的。”
现在粮食还没熟透,比较农闲,一群村民听说李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