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既生中队长,何生大队长(2)(2 / 3)

粉,散装锅巴之类的放在不同的格子里,当然,其中也有空的没有东西的格子,然后供放学路过的男女同学们摸奖。价钱还很合理,捅破一个格子五毛钱,买三次送一次。当12个格子捅破之后,他就会重新装好小物件,再让朱志强重新用旧报纸封好每一个暗格。

刘吴邪完全没有想到,宋剑桥的所作所为在几十年后会成为网游开箱子的鼻祖。而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如此商业头脑的宋剑桥,简直在朱志强这样的同学眼里,就是大神一样的存在。朱志强跟着宋剑桥,几天时间,就挣了十几块钱,买到了他一直想要而没有勇气问家里人要钱买的一双球鞋,这让朱志强对这个大队长彻底的俯首称臣。

更让刘吴邪没有想到的是,全班同学似乎都不知道什么原因拜倒在宋剑桥的大神光环之下了。刘吴邪并不知道宋剑桥平时送给女同学的那些发卡之类的是为什么,也不知道那些男同学每天围着他在讨论的到底是什么,他唯一意识到的就是,他似乎已经彻底的被同学们孤立了。现在在这个时候,全班同学眼里的班干部,似乎只剩下了宋剑桥,而对于他刘吴邪,除了“告密小喇叭”的“美誉”之外,似乎再没有什么了,甚至连这个“美誉”,也开始被步入六年级的同学们逐步淡忘了。

在这个时候,刘吴邪第一次对于自己的所做的一切产生了疑问。没错,无数的指责,包括朱志强的不满,哪怕是李晓雯的变化,都没能改变他帮助“坏同学”变好的信念,也没能改变他对老师的忠诚,更没有改变他对于少先队的信仰,可偏偏就是这个从深圳来的大队长,这个少先队内部级别最高的大队长,用他的实际行动,让刘吴邪心里产生了松动。

刘吴邪并没有把自己的心里变化跟任何去讲,他觉得没有必要,因为他的父母不会理解他,他的老师更不会理解他,他的同学也早已站到他的对立面去了,这一切让刘吴邪觉得,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不忘初心,坚持下去。就像他那党龄快50年的爷爷和奶奶教育他的一样,革命,只有坚持,才能胜利。

刘吴邪就这样把自己的信念,当做是他爷爷奶奶坚持的革命信念一般,咬着牙,一直坚持到了六年级的尾声。那一年,刘老师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了,六年级五班由别的班级的班主任暂时代管,因为剩一个月就要毕业了,所以学校也没打算再找一个新班主任。

这一个月,同学们早已是人心惶惶。小学毕业考试已经结束了,大部分同学都会因为义务教育升入建大附中,所以这部分人现在唯一期待的就是暑假了,对这部分同学来说,这最后的一个月,就成了篮球赛场上的“垃圾时间”。加上刘老师不在,代管的班主任也无暇顾及,所以六年级五班因为这些同学,彻底的变成为了一块放养之地。

而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并不满足于建大附中,因为从中学开始,这所学校就不再是家长们心中的圣地了。为了更好的学校,为了以后他根本没有概念的大学,他们需要学习奥数,开始为新的市重点中学而努力了。这意味着,一场新的择校之战又要开始了。没错,这部分人里,当然也少不了刘吴邪。

刘吴邪的母亲虽然变成了家庭妇女,但是她的消息却是灵光的。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得来的建大附中升重点高中的几率不大的消息,这让刘吴邪的母亲备感忧虑。因为重点高中上不了,意味着一本大学就会失之交臂。一本大学失之交臂,就意味着刘吴邪未来将会和自己一样,变成人下人。

刘吴邪的母亲深刻理解自己受过的苦难,她把这一切都归结于自己经历的时代对自己的不公,可她又深刻明白自己根本无力与时代的车轮抗争。所以现在,当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之时,她不能再忍受自己的孩子泯然于众人,她要抗争,她要用自己的孩子向这个时代呼喊,喊出小马哥那句经典的话语:“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不是要证明我比别人了不起,而是要证明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亲手拿回来!”当然,对于刘吴邪的母亲来说,小马哥等了三年,而她等了三十年,所以她的那股执拗的劲儿,要比小马哥还要足上一百倍。

刘吴邪成为了奥数学习大军中的一员。随着小学生涯的结束临近,他越来越感到一种难言的失落。很多次,当他疲惫的从奥数班回来经过建大附小的大门时,他都会回忆。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自己只有12岁,可是刘吴邪觉得自己已经会回忆了。他想到了第一次来学校的场景,想到第一次见到李晓雯的样子,想到刘老师对自己的赞誉,想到第一次自己光荣的戴上红领巾朝国旗敬礼。

这一切,似乎就那么转瞬即逝了。可除了这些,自己又收获了什么呢?全班五十个同学,最后在他的同学录上写下文字的竟然只有李晓雯一个人。

李晓雯的字不知道什么时候,练的很好看了,她在同学录里写到,“老同桌,希望你在未来的学习中再接再厉。”是啊,就算是李晓雯,留给自己的也不过就是这么一句更像是敷衍的套话,除此之外再无其它。刘吴邪忽然觉得不知道该激动还是落寞。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