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有人没动,因为有榴弹打向了角落里的D区。
“各位!瞄准各自的目标!我这里开火后,大家开始射击!”我说完看向外面正在接近的人影,“开火!”
特洛维奇指了一个目标,“射击!”随即MG42那特有的声音响了起来,打出的子弹将一个身影撂倒在地后,更多的冲进了还未完全散开的烟雾中,只见烟雾中传来了人喊话的声音,接着对面的机枪朝着我这里打了过来。
“哒哒。”我旁边两侧的营房开火了,接着是拖油瓶那里,武里奇那里。老家伙尤戈维奇没有开枪,除了不时有榴弹飞过去爆炸外,没有人在射击。不过片刻后,榴弹不再飞向那里,而是和对方打来的子弹一起朝着我们这边飞了过来
子弹自然无法穿透我们的墙体,他们这些射击实际没有什么效果的,不过榴弹不同,一发直接命中了我们这间一方的左侧墙角,把墙角处那边炸开了一个破洞。接着又是一枚在我们前方不远处炸开了,爆炸的冲击波和气浪卷着着破片和沙石直接从射击孔里冲了进来,将MG42的装填手直接击翻在地。
特洛维奇一立即接替了他的位置,一把拉过有些晕乎的射手,“继续射击!射击!”
我看了眼外侧,对方在榴弹和机枪的掩护下继续攻击,他们知道那里不时个可以停下的地方,这片区域要不进,要不就是退,待在原地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注意!注意使用RPG和榴弹发射器攻击围墙外侧区域!”我一边通过通讯器说着一边把受伤的这个特洛维奇的手下拖进了坑道内,接着我招呼来待命的人将这人送往后方进行处理,并招来一人去特洛维奇那里进行补充。就在我反身回到特洛维奇这里时,围墙那里和大门处传来了爆炸声。
炮击这个比机枪要给力的多,特别是密集的炮火,长时间的轰击。那句所谓的大炮机枪的说法也许是出现在中国军阀混战装备相对落后的时期,或者之后的一段时间。那时武器装备落后火炮数量不足,武器落后就得靠人员数量多来贴补,而这种打法下机枪就显得异常的恐怖了。而在二战时的欧洲战场上,这句话就已经很落伍了。而我们从小便熟知的抗美援朝的上甘岭,大家可以仔细了解下当时的情景。当时我志愿军承受着异常密集的炮火轰击,我记得好像每隔几秒(具体记不清了)就是一次爆炸,这也是当时我军反用添油战术,一个个或分小批,一批批上。死一个补一个,避免扎堆以达到降低伤亡目的的重要原因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