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3)

重生之续弦夫人 杳茗 3736 字 2017-06-11

大宣四年秋二月二十六日,大军还朝,百姓夹道相迎,内阁三大臣代君亲迎,大军驻扎城外,有功之将士随着内阁大臣乘轿前往王城,蒙帝召见。

楚韵在家中坐立难安,将身旁伺候的人吓得够呛,连声道,“夫人,您慢着些”“夫人,莫急”“消息片刻就来”。

楚韵扶着肚子略有些焦急,“早知如此,就该叫我去看看,这倒好,等消息等得我心烦。”

春蔓扶着她,劝道,“主子,且坐着等吧。”

夏荷正想再劝,就听子墨远远地喊着“夫人”进来了。

子墨嘴皮子翻得飞快,“夫人,小的瞧见伯爷了,伯爷随着内阁大臣进宫去了。”

楚韵忙问,“瞧着可好?”

子墨点点头,满目崇敬,“伯爷骑着高头大马从东门进来,见了内阁大臣后改乘轿子了。”

楚韵握了握帕子,笑起来,“那便好。”

说着,扶着肚子缓缓坐了下来,冷不防被肚子里的孩子踢了一脚。

秋老虎发威,这几日穿的依旧单薄些,楚韵圆鼓鼓的肚皮上凸起了一小块,楚韵笑着拍了拍那凸起,安抚道,“淘气鬼,你比我还着急。”

春蔓等人皆是笑起来,夫人肚子里的孩子满五月后,有了胎动,而且胎动十分频繁,惹得夫人和大少爷都爱对着肚皮里的孩子说话,尤其是大少爷这几个月来念书都是冲着夫人的肚子念的,十分有趣。

楚韵原以为宫中论功行赏是个流程,走完也就罢了,没料想姜宣帝会摆宴宴请众将士以贺社稷之功。

晚膳后,楚韵和燕青瑜母子两个哈欠连天,最终扛不住,双双睡着了。

夜色已深,挂着宫中牌子的马车在禁卫军的护送下,一一将酩酊大醉的功臣们送回了家。

子诗子书上马车,将醉倒的燕长宁扶下了马车,向为首的禁卫军头领道谢,“多谢大人。”

那身着黑衣镶红边的禁卫军头领微一点头,“告辞。”

子诗道,“慢走。”

兴宁伯府的大门悄然关闭。

门一关,刚刚还由两人搀扶着的燕长宁顿时直起身。

子书满脸惊讶,“伯爷?”

燕长宁笑起来,“带我前去沐浴。”

子诗道,“是。”

沐浴更衣,没了熏人的味道,燕长宁才大步往主院去了。

今日守夜的是夏荷和秋梨,见有人打着灯笼过来,不由张望了几眼,到了近前看到是燕长宁,顿时乐得眉开眼笑,就要开口行礼。

燕长宁伸手制止了她们,悄悄地往屋内走去。

两道清浅的呼吸声在厢房中回荡,燕长宁一步一步往床榻行去,终于到了近前。

却见床榻上应该睡着的人,正睁着眼睛看他,燕长宁不由一愣。

过了许久,楚韵伸着手笑说,“久安,你回来啦!”就像是他从未远走。

燕长宁微微弯下腰将她抱住,笑道,“阿韵,我回来了。”

怀胎足九月,肚皮吹风似的鼓胀起来,使得楚韵坐卧难安,通常只是浅眠,再也睡不了好觉,她本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但如今这状况难免胡思乱想,满心忧虑,但又不得不强撑着装作无事。

甫一见到燕长宁的脸,楚韵只觉心如擂鼓,万事皆安,心神一松,片刻就昏睡过去。

燕长宁察觉到揽在自己肩背上的手臂松了下来,将人松开低头一看,就见妻子已经睡着了,不由忍俊不禁。

缩在床榻内侧的燕青瑜面朝里,小呼噜一波接一波,睡得十分安慰,燕长宁给母子二人掖了掖被角,自己翻身上榻歇下了。

一夜好眠。

次日,楚韵早早醒了,窝在燕长宁怀里盯着他的脸看。

秋梨静静地走了进来,小声说道:“夫人,伯爷该去早朝了,子诗在外头等着。”

楚韵轻轻“恩”了一声。

秋梨退出去了。

楚韵伸手在燕长宁下巴上新长出来的胡茬上蹭了蹭,“久安,该起了。”

燕长宁顺势便醒来了,将人往怀里搂了搂,“恩,我去早朝,你且歇着。”

在他怀里闷了片刻,才松开了手,楚韵道,“去吧,早些回来。”

楚韵实在是不想动,就目送他走了。

直到燕青瑜醒来,着急忙慌地问道,“母亲,父亲呢?可曾回来?”

他睡得头发炸起,一副呆样,楚韵摁着他的头揉了两把,笑着说道,“昨夜就回来了,今日下衙后他就回来了。”

燕青瑜顿时高兴起来,“太好了!”

用了早膳,燕青瑜磨蹭着不想走,想待在家里等父亲回来,楚韵便叫人去告知了泓初道人一声。

燕青瑜便捧着启蒙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