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短处,于是当仁不让。先是向吴郡太守,也就是他的好友刑松发去了请帖。同时,也没有忘记海盐县的县令,也就是海盐侯相晏侨。后又向那些吴郡士族以及有名望的人士也去意一封。
虽然高珣以前与这些吴郡士族,闹的很不愉快。但是,高珣这只是一个加冠礼,他相信,以他的名义去请。他们还是会来的。
高父在蔡邕的指导下,又开始准备加冠时,所用的礼器、祭物与三件头冠以及相应服饰。
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只等冠礼之日来临。
而高珣的冠礼,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传扬的整个扬州皆知。毕竟高珣高珣此时的身份摆在那。他的一举一动,很是牵动这许多人的注意力。
同时,高珣的大兄,高诚也特意请假,带着鲜于丹,辛桐等人,从寿春县赶了回来。高珣的二兄,也从海盐县贼曹从事上,回到了高家坞堡。
即使是与高珣有过节的吴郡四大家族,也由他们的家主出面,带着一众人等,在三月十四那天,抵达高家。对于吴郡四大士族来说,只要他们还为与高家彻底撕破脸皮,哪怕这几年高家再怎么强势崛起,他们也不得不保持风度。何况,他们还是蔡邕邀请来的。
而高珣则开始焚香,沐浴,戒斋。这也算是对加冠礼仪的一种尊重。
同时,在这一天,当刑松,宴侨等人抵达后,高父又带着所有的参礼嘉宾,进入高家始祖庙。在筮者的卜卦中,最后确定蔡邕为正宾。也就是最后为高珣加冠的人。
而刑松则为赞宾。也就是蔡邕为高珣加冠时的副手。
本来按照礼程,既然蔡邕为正宾,高父需要在这天,亲自上蔡邕的门,在邀请一遍。只是,蔡邕已经住在高珣的家中,所以,高父在家中邀请当着众人面,再一次邀请后,就已经完成了礼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