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初时期为典客,后汉景帝中元六年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改名大鸿胪。新莽时期改为典乐,东汉又复称大鸿胪。
因为秦汉时,诸侯王、列侯和各少数族的君长,以及外国君主或使臣,都被视为皇帝的宾客。所以与此有关的事务多由大鸿胪掌管。
如诸侯王、列侯受封或其子息嗣位以及夺爵、削地。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大鸿胪典掌礼仪;诸侯王死亡,大鸿胪遣使吊唁,并草制诔策和谥号;臣属于汉的少数族君长,在接受汉的封号或朝见皇帝时,以及外国使臣来贡献等,也都由大鸿胪承办礼仪事务。
所以高珣被封侯后,他必须来这大鸿胪府邸领取列侯冠弁、玉印、乘舆、服绶及祭服等物品。以及接受大鸿胪的一众礼仪教导。
高珣在大鸿胪府邸又盘亘了一个多时辰,最后才离开。
第二日一大早。在刘宏的带领下,向高祖庙告祭一番,并把定功次名册,收藏于宗庙后。把高珣,皇甫嵩,朱隽,卢植四人列侯的爵位正是定了下来。
解决完封赏之事后,高珣向马日磾,赵谦等人辞行。与皇甫嵩一起赴冀州上任。
同时,像前段时间跟随高珣一起的韩平,韩猛,张郃,高览冀州官员,也因为有皇甫嵩给他们的请功。韩平从井径关都尉,平调河间国都尉。韩猛,张郃,高览三人全部封为一县县尉。
高珣的手下,像黄忠,赵云,戏忠等人,他们虽然没有被任职。但是,他们的爵位被封为大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不等。
十月初,也就是十日后,高珣回到毋极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