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高珣又继续道:“这次战事,叔侄你做的很好。如果不是你当机立断,以一计‘请君入瓮’,把黄巾军反贼诓入城中。一旦这些黄巾军反贼遁入了郡县乡亭之中。那整个冀州北部的百姓就倒霉了。
“所以,这次战事,叔侄你不但无罪,而且还所立功劳不小。你当首功。”
“君侯。这次战事,能一举把这五万黄巾军歼灭,儁义的功劳最大。这‘请君入瓮’的计策也是他出的。”陈到摇摇头。把目光看向身后的张郃。
“儁义?”高珣顺着陈到的目光,看向了不远处,出现在他阵型中的两位陌生将领。
张儁义?
一个名字顿时在高珣的脑海中呈现。在汉末的历史上,也就只有张郃的字是儁义。
不会真是他吧?
高珣的眼中顿时闪过一阵亮光。如果真是张郃,那他加以笼络才行。这可是历史上五子良将之一。历史上的张郃以“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著称。这次的“请君入瓮”之计,就能恰好的说明张郃的能力。
张郃与高览两人,此时也在紧紧的打量着高珣。
这就是名满大汉的高君侯?!
高珣给他们两人第一感觉,就是高珣实在是太年轻了。从面相上来看,高珣的年纪比他们还要小。如不是陈到此时在高珣面前毕恭毕敬的模样,他们还会以为高珣只是一个刚上战场的新丁。
同时,他们对高珣也很是满意。从高珣对陈到亲近的态度。以及高珣不仅不追究陈到未经请示的责任,反而是出言安慰。这是一个可以结交的人。
“鄚县张郃张儁义见过高君侯!”
“乐成高览高子奂见过高君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