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平听懂了高珣的暗示。
他要从这招收黄巾军俘虏不是不可以,但他必须要那出一些兵器来与高珣交换。
说实话,要他把家族中,经过许多年积累起来的兵器,拿出来给高珣。韩平心中还真有点不太愿意。
如果换作是黄巾军造反以前,在大汉局势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对高珣提出这样的要求,他根本理都不会理。
毕竟在这个大汉人口最多的冀州。最不缺的就是人。
特别是那些生活窘迫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他韩家在安平国也是排得上号的大家族。只要他韩家开口招人,就一定会有许多的青壮,想尽办法的来到他家。
只是,如今大汉的局势混乱不堪。到处都是烽烟战火。
虽然黄巾军反贼,在高珣,皇甫嵩,朱隽,卢植等人的镇压下,已经完全处于下风,甚至还随时都有被灭的危险。但是,这次黄巾军造反,对大汉民声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
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也到处都是饥寒交迫的流民。
正是这种局势,在朝廷对地方越来越失控的情形下,会让大汉各地流匪,贼寇丛生。也会让大汉的那些士族,豪族,乘机大力发展势力。
一旦朝廷有个什么闪失,那后果。。。。。。
这根本就是一个乱世的开端。
他韩家身为士族中的一员。既然其他的士族,豪族已经在暗中大力发展势力。
那他韩家也不能落后。也必须借着机会发展才行。不然,一旦他韩家落后太多,会在其他家族面前失去话语权。
可是,他家族所在的安平国。如今正被黄巾军盘占着。在前几个月,为了暂避黄巾军的锋芒,他的家族还不得不迁移他处。在没有了老家的天然地利,人和的优势下。这段时机来,家族的发展甚是缓慢。
加上他与长子韩猛最有能力的人在外面。家族中的人,能守住家底就已经很不错了。根本就不能指望他们能有什么作为。
所以,要发展家族实力。就必须由他们两个在外面的人来。而这些身体强壮的黄巾军俘虏,就是提升他家族私兵的一个捷径。
两取其轻,在黄巾军俘虏与家族的兵器的面前,韩平最后还是选择黄巾军俘虏。毕竟,兵器在多,没有人用,也只是一个摆设。何况,以他们家族的势力,想要收集兵器,也不需要费太大的精力。
于是,韩平最后道:“高君侯的苦楚,韩某也是知晓。不过,韩某家族的库存兵器也不是很多。要不这样,高君侯。韩某家族出刀剑矛戟各一千,铁质铠甲一百副,牛皮皮甲三百副。箭矢一万支。就当是韩某,为高君侯出点微薄之力了。至于强弩。君侯也是知道,这些朝廷对各家族限制的很严。又加上它们取材也不易。韩某就只能爱莫能助了。”
听到韩平能给出一百副铁质铠甲,高珣双眼中,顿时一亮。在高珣的想法中,韩平能过给他一些皮甲铠甲,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那些强弩,高珣是根本没有想过。也正如韩平所说,大汉百姓,家族中打造刀剑矛戟可以,但是,不准打造像强弩这样大杀伤力的武器。
虽然现在朝廷已经对地方的控制,已经减弱。那些有实力的家族,也暗中开始打造强弩这样的武器。但是,即便是那些名震天下的士族,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来。毕竟这影响不好。
“那珣就多谢韩君的鼎立相助了。韩君此举,也解了珣的燃眉之急。”高珣立即向韩平拱手为礼称谢后,又指着远处的黄巾军俘虏道:“同时,这些黄巾军俘虏,也实在是太多。能有韩君帮忙分担一下压力,珣也轻松不少。君看上谁,尽管招去。不过,君也需为高某,留些人,毕竟高某也需要补充兵力。”
“韩某也在这,多谢高君侯了。”韩平也是向高珣拱手称谢。同时又道:“至于给君的兵器,韩某立即派人回去,让家里给君送来。还请稍等几日的时间。”
“好。”
“那韩某就不打扰君侯了。”
“请。”
韩平立即转身而去。
待韩平离开后,性格有点直的韩当,立即出口道:“这韩平倒是好算计。不仅跟着云轩分摊战功,还不忘趁机扩大他家族的实力。这些鸟士族,还真是一群无利不起早的势力小人。”
“呵呵。义公,自打春秋战国以来,这近千年的时间,贵族,士族都是以家天下第一,国天下为二。他们能有这样的想法,也习以为常。看开点。”高珣拍拍韩当的肩膀安慰道。
“正是这些鸟士族有这样的想法,才把大汉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如果不是他们,大汉历代皇室,怎么会把那些外戚,阉宦给提起来,去制衡他们。云轩,如果你以后身登高位,这些士族不可不防。最好把他们弄残最好。”
韩当对这些士族的怨恨不是一帮的大。也是,韩当从幽州不得不逃到扬州,就是因为吃了士族的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