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纵横号也回复了一通军号,并晃动小镜子反射阳光。
显然,纵横号已经做好了接收命令的准备。
瞭望塔上的信号兵见状,便一只手用小镜子持续反射阳光,另一只手或长或短地遮挡住阳光,用摩斯密码将江海洋的命令发过去。
江海洋的命令是这样的:命令第二和第三舰队,分别追击向南和向北逃跑的敌人战船,尽量多的歼灭敌船;命令第一舰队,俘获敌人的旗舰,争取活捉敌最高指挥官,然后打扫战场。
纵横号上的信号兵将镜子反光信号都记录在纸上,然后再翻译成文字。
第二和第三舰队接到命令后,立刻分别向南和向北追去,第一舰队的各战船也马上散开,重新将不明所以的敌人旗舰围起来,准备攻击。
……
郑芝龙的指挥船上。
郑芝龙已经做好了拼命的准备,忽然,发现围住他的两支敌人船队丢下他离开了,他一下愣住了。过了一会,他才琢磨明白,敌人这是去追击己方的其他战船了,现在正是他逃脱的最佳时机,于是,立刻命令指挥船加速向西南方向突围。结果,他发现后面的敌人船队散开,各战船形成“↙↘”形状,像口袋般向他的指挥船罩过来。由于对方的战船速度都比他的指挥船快,已经将他的指挥船罩在里面。
他非常纳闷。之前,他的指挥船由于刚启动,速度没有对方的战船快也就罢了;现在,他的指挥船速度已经提起来了,却还是没有对方的战船速度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对方的“开花弹”,好像对方的什么东西都比他的厉害,一切都透着不正常。
他用望远镜观察敌船,又发现一个让他更惊讶的事情。
作为海盗头子,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也知道明朝的海军历史。明朝初期海军很强大,听说曾有五千料的宝船;但中期后迅速衰弱,至1440年,战船数量已不及当年的一半;至1503年,如登州卫这样的重要海军基地,只有3条战船;至十六世纪初,最大战船只有400料。
他记得,当年的料罗湾海战时,荷兰人的指挥船近两千料,是他见过最大的战船。当时,他非常震撼,也想拥有那样一条大型战船当指挥船。后来,料罗湾海战获胜,他俘获了一条荷兰战船,便充当了他的指挥船,即现在的指挥船。他原以为,他的指挥船不论大小还是火炮数量,已经很牛了,甚至,与荷兰人的战船相比也不遑多让。现在,他发现对方的战船不仅都比他的指挥船大,而且颜色、大小、型号都一样,甚至还披着铁甲,而他的指挥船就像个衣着破烂的农村小孩儿,让他感觉非常自卑。
顿时,他原有的骄傲一扫而光。
此时,他的指挥船距离挡住的敌人战船只有五六百米远了,马上即将进入火炮的直瞄射程,于是他下令开炮。他仍然抱着能突围出去的希望,所以还想做垂死挣扎。
他现在就是典型的困兽犹斗。
“嗵——嗵……”船头的几门火炮相继发射。
郑芝龙对他的指挥船非常有信心。这条指挥船可是一千二百料(排水量四吨百左右)的大船,有两层火炮甲板,二十多门火炮,是当年料罗湾海战时缴获的荷兰战船。这条指挥船是一艘真正的战船,上面的火炮全是红夷大炮,这点连朝庭都比不了,也是他引以为傲的地方,因此将其视作宝贝。这些年来,他凭借其南征北战,战洋人、打海盗,立下无数功劳,今天,他想凭借其冲出包围圈。
“轰轰轰……”忽然,头顶的上空传来一阵猛烈的巨响。
他知道对方还击了。
之前,他看见过对方使用“开花弹”攻击己方的战船等目标,“开花弹”都是在目标的上空炸开;现在,指挥船的上空传来巨响,肯定是对方用“开花弹”攻击他的指挥船。
他顺着声音望向头顶上方。
只见,指挥船上方不时地闪过一个个大火球,每个火球闪过都产生无数的火点,像下雨般落下来,指挥船上空像下起了一阵火雨。
这些火点有的落到帆布上,帆布立刻着起来,火借风势,很快整张帆布都烧光了,连救都来不及;然后,这些火头又顺着帆索窜向其他地方,窜到哪里火就烧到哪里。这些火点也的落到船板上,如果不及时扑救,起初的一个小火点,一会就变成越来越大的火势。但即使扑救也不行,一盆水泼上去,火不但没扑灭,而且火头会顺着水漂,漂到哪里火就烧到哪里,简直恐怖之极。一些火点落到海面上,仍然在燃烧。
看到这里,他目瞪口呆。
心想:这还是火吗?传说中的开花弹可没有这么厉害,这到底是什么武器?这样的武器也太厉害了。奄美岛上又是什么人?居然能弄出这样的武器……
之前,他用望远镜观察舟师进攻笠利崎港口的情况,虽然也看见舟师被“开花弹”攻击的情景,但由于距离远看不清细节,而且不是亲身经历,所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