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火枪狙击火炮(1 / 2)

海霸天下 欲海沧郎 3429 字 2017-05-22

针对这点他做了两方面的准备。

首先,他对传统的攻城锤车进行了改造,在其前面加了五米宽的遮板,届时,爆破手可以藏在下面,并对城门进行爆破,而攻城锤其只是个幌子。当然,就算爆破手成功炸开城门,如果城门上的守军放下铁门,铁骑军仍然无法冲进城去,这就涉及到另一方面。于是,他将神铳排和尖刀排布置在城门外的合适位置,在爆破手炸开城门后,狙击想去放下铁门的守军,保证铁骑军可以冲进城去。

其实,如果用霹雳炮炸开城门更简单快捷。

不过,即使使用霹雳炮炸开城门,一旦守军放下铁门,铁骑军仍然无法冲进城去,所以,还需要神铳排和尖刀排狙击想去放下铁门的守军。其次,他想对自己的先进武器进行保密,不想轻易暴露实力;第三,在来英国前,他已经构思好了一个计划,而霹雳炮是关键,现在不易让霹雳炮露面;第四,考虑到前几方面,他根本没有携带霹雳炮来;第五,他听了混入牛津城的尖兵报告后,再观察完牛津城,已经构思好了攻城计划。

想狙击城门上的守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试想,海洋铳虽然射程非常远,但牛津城的城墙有六七米高,如果射手站在地面上,就会与城墙形成很大的角度,根本无法射击到位于城墙后面的守军。

那该如何是好呢?

为此,必须提高射手的射击高度,于是,江海洋命令神铳排和尖刀排,每个人制作一副木架子,届时,他们只要骑在木架子上射击即可。当然,如果想打到城墙上的所有守军,木架子的高度越高越好,但那样,木架子需要制作的非常高,重量也会非常沉,运输也会成问题,所以,只能将木架子制作的略高于城墙,然后,利用城墙上的垛**击城墙上的守军。

什么是垛口?

古代的城墙上方,都有成品字的凹凸形状,凹的地方称为垛口,是瞭望和射击的地方;凸的地方称为垛墙,是守军躲藏的地方。

牛津城的城墙高六七米,墙基宽六七米;垛口高二尺、宽近二尺;垛墙高约五尺、宽七尺。牛津城的城墙在任何方面,都无法和明朝南京城的城墙相提并论。

这样,木架子的高度至少要达到七米以上。

这副木架子就是将两副木梯子,在顶部用绳子系在一起,在梯子中间部位也用绳子拉着,这样,当架子被打开立在地上的时候,可以保证稳定和牢固。制作一副七米高的木架子,根本不需要多少时间和什么成本,但却可以起到奇效,果然是一个好方法。

其实在攻城前,江海洋已经对牛津城做了充分的观察和细致的准备工作,想出了这个方法,并命令亲卫们制作木架子和进行狙击演练。

现在,神铳排和尖刀排只是执行既定的方案而已。

……

“嗵——嗵——嗵……”南城门和城墙上的几门火炮,虽然数量较少,但仍然在做最后的挣扎,半天才怒吼一次。稀疏的几颗炮弹落进进攻队伍里,根本没什么效果。

火炮非常沉重,不能随意左右调整角度,而且,实心弹是以直接命中目标,或者形成跳弹为主要杀伤方式,也就是说,只要你不站在炮弹飞行的那条线上,炮弹就伤不到你。

古代没有水泥路面一说,地面都是土质的。

在牛津城的几个城门口,由于经常有人走,路面的土质比较结实、坚硬,所以,实心炮弹落在上面还可以弹跳几下。但在牛津城南城墙外四五百米外的地方,少有人走动,所以,地表的土质都很疏松,实心炮弹落在上面根本形不成弹跳,顶多跳一下就再也跳不动了,无法形成更大的杀伤力。

双方混战时,神铳排和尖刀排也在悄悄地行动。

开战后,铁骑军步兵一三团攻城,吸引了南城墙上的守军注意力。趁着城上城下打得乱成一团的时候,神铳排和尖刀排扛着各自的木架子,运动到右侧南城门外400米的预定位置,然后立刻分成四人一组,找到事先已经观察好的位置,迅速打开木架子爬到顶端,举起海洋铳开始瞄准城墙垛口后面的各自目标。如果谁感觉位置不合适,再重新调整架子的位置,几分钟内,所有人都做好了准备。

海洋铳拥有超远距离的射程,而神铳排和尖刀排在400~500米的距离上,都有十枪九十环以上的命中率,所以,江海洋才将他们布置在这个位置上。

他的具体命令是这样的。

神铳排一班负责狙击想去放下铁门的王军,确保铁门不被放下;神铳排二三班和尖刀排,负责狙击王军炮手,确保王军的火炮伤不到神铳排和尖刀排。

他清楚一旦海洋铳射击后,王军就会发现,己方的火枪拥有超远的射程,海洋铳也将失去突然性,王军也会有了防备,所以,他命令神铳排和尖刀排在进行第一轮射击的同时,狙击南城墙上的王军军官。这样,在突然的打击下不仅王军的火炮会哑火,就连王军的指挥也会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