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恐吓式炮击(1 / 2)

海霸天下 欲海沧郎 2307 字 2017-05-21

亚力山大号见状连忙又跟着转向,继续拦截。

俗话说:“领导一张嘴,下面跑断腿。”

其实,船长嘴上说一句“减速、转向”很容易,但水手们却要做N多个动作,才能完成这个命令。例如,这个时代的船只都没有舵轮,都是通过安装在尾舵上一根数米长的舵柄,来控制船只的方向,通常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水手来操纵,相当费劲。如果赶上风高浪大的时候,甚至需要几十人才能操控舵柄。

与舵手进行配合的还有帆缆手。

好歹舵手是在甲板上工作,没有什么危险,但帆缆手是在高空进行作业,他们比舵手更辛苦也更危险。可以说,收帆和降帆是帆船上最艰苦和危险的一项工作。

后世人几乎少有知道帆船是如何收降帆的。

收帆的时候,帆缆手们要先爬到每根桅杆的几根帆桁上,然后,并排站在帆桁下面吊着的脚缆上,拉动帆索将帆布吊起来,和帆桁绑在一起。降帆就是这一套工作反向操作,还要将帆布都展开,避免卷在一起。只有非常有经验的帆缆手,才能爬上桅杆进行收帆和降帆。这项工作既艰苦又危险,脱手摔下来是经常的事,摔下来非死即残,如果赶上风雨天和作战的时候,危险系数更高。

正因为这种工作的危险性太大,所以在18~19世纪,英国想要征招在帆桁上工作的水手,都要靠绑架和胁迫,而且工作的时候,要用皮鞭才能将水手们驱赶上帆桁。

亚力山大号(一号船)上。

原本,帆缆手、舵手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完成了拦截任务,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了,但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休息一下,现在,又被迫投入到高强度的劳动之中去。

不过,荷兰水手的确不愧是世界上技术最强的水手,在他们的努力下,亚力山大号紧随着魔鬼号也做出了两次转向动作,但他们已经被折腾得欲&仙欲&死了。他们不敢发作,只好在心里抱怨:转一下得了呗!还没完没了的转,你当收帆、转向、降帆容易啊!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自己来啊!

魔鬼号上的水手们比荷兰水手要轻松多了。

首先,一号船疲于奔命的时候,魔鬼号上的水手们以逸待劳,已经养足精蓄足锐了,干起活来生龙活虎;其次,魔鬼号安装了舵轮,转向的动作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完成,而且速度快。

……

两条船你来我往,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不过,这次魔鬼号没有再躲闪,而是一直保持着斜向,冲向一号船,大有和一号船拼命的架势。

亚力山大号上。

思维是有惯性的,原本,船长以为己方一拦截海盗船会继续转向,他也做好了继续发布转向命令的准备。结果,他没有想到海盗船这次却不转向了,而且冲着己方径直冲过来,大有不让过就撞沉你,大不了同归于尽的架势。他心想:刚才,你们刚玩了一次这样的把戏,现在又故技重施,吓唬谁啊?

想到这里,他也没有命令亚力山大号转向,而是也向着海盗船径直驶去。

现在两船呈“>”状,斜着对向行驶,如果双方一直都不转向的话,在下一个时间点肯定会撞在一起。好在,原本两船的速度就不快,在进行了两次转向后速度都降到了最低,虽然两船都重新降了帆,但马六甲海峡的风力不大,没有一段时间两船的速度根本提不起来,两船撞在一起也需要一段时间。船上的水手们望着海盗船,自然也知道如果双方都不转向的结果。

过了一会儿,船长见海盗船仍然没有转向的意思,他也不好意思先命令亚力山大号转向,否则,就说明他是个怕死的胆小鬼,那以后他在手下面前还有什么脸面啊!

这就像两个人在斗气,谁先扛不住谁就输了。

他又坚持了一会儿,见海盗船仍然没有转向的意思,顿时恼羞成怒,于是他立刻命令开炮。他希望开炮能吓住海盗,让海盗船先转向,这样他就不会没有面子。

“嗵——嗵——”亚力山大号率先开炮了。

此时,虽然双方还没有表明身份,但彼此的行为已经做出了最好的解释。

……

后面的两条荷兰战船上。

两船正在加速往前赶,准备去支援亚力山大号,忽然听到炮声。

船长等人心想:怎么这么快就打起来了,两船不是还没有碰头吗?难道,海盗识破了亚力山大号的身份和意图。不对啊!其连荷兰国旗都没有悬挂,海盗们怎么可能识破其身份呢?否则早就加速逃跑了,不可能还慢悠悠地等着其去拦截啊!

船长等人边想边再次用望远镜观望。

他们望了半天,发现,海盗船和亚力山大号上都没有开炮后飘起的白烟儿。他们就奇怪了,这两炮到底是谁放的啊?他们又观望了一会儿,但都没有看见两船再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