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这些炸药可就又要落在自己头上了!
“打草谷的回来了没有?”济尔哈朗在自己刚刚由亲兵支起来的中军帐中,问身边的侍卫道。
“回主子的话,还没有。”侍卫低声回答道。
济尔哈朗皱了皱眉,思索了片刻,走到帅案边,拿起毛笔,飞快地在帅案上的宣纸上写下了一封书信,封好之后,交给亲兵说道:“你马上送到永安府去,务必亲手交给永安佐领额乞隆。”
亲兵接过书信,跪地应了一声:“嗻。”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主子若是没别的吩咐,奴才就先行告退了。”
济尔哈朗挥了挥手说道:“去吧。”
亲兵应了一声之后,将书信贴身收好,转身走出了营帐,翻身上了座骑,快马加鞭地往永安府赶去。
直到天都黑了,派出去打草谷的队伍才陆续回来,然而却没有一支队伍有带回来哪怕是一粒粮食!济尔哈朗心中不妙的感觉越发的强烈了。
女真骑兵与大明交战,已经养成了就粮于敌的习惯,随军携带的粮草辎重最多维持大军三天的支用,其余的粮草用度,全都是从大明的平民百姓,府库县衙中打草谷抢夺来的。
如今大明实行坚壁清野,派出去打草谷的骑兵不少,却抢不到一粒粮食,再过上几日,大军恐怕就会面临粮草短缺的困境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绝对不是一句空口白话,大军若没了粮草,就算是再英勇善战,也绝对难逃败亡的下场!没有吃的喝的,连提刀上马的力气都没有了,又怎么去打仗呢?
以往与大明国军队交战的时候,明军也不是没有实行过坚壁清野,但那时候,大金国基本上都是与明国军队在前线对峙,身后就是大金国的领土,即便大明坚壁清野,大金国也能从后方源源不断地把军粮物资运送到前方,基本上不会存在弹尽粮绝的可能。
但这一次却不同,大金与蒙古联军叩关而入,直逼大明京师,天下震动,的确是大大的长了大金国的脸面,也打出了大金国的名气,一路攻城略地,烧杀抢掳,抢到的金银财宝,人口牲畜,多不胜数。
但实际上,大金国这一次却是孤军深入,四面八方全部都是大明国的军队城池,一旦所有的城池都实行坚壁清野,到那时,大汗想要带着这抢劫来的十几二十万人口,平安顺利地回到关外,恐怕就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了。
如果迁安、遵化等地打不到草谷,抢不到粮食,那就只能从永安府转运了,永安府现在还在大金手中,府库中尚有八万石粮食,最多也只够女真蒙古的五万大军支用两个月,如果再加上抢来的那十几二十万明国人,永安府中的存粮,即便再省吃俭用,也只能支用大半个月!
大半个月后,大军就不得不面对缺衣少粮的困境,除非——舍弃掉抢来的金银财宝和人口,大军直接北上,直扑遵化,抢在明国军队追上来之前突破长城天堑,回归草原!
这是济尔哈朗能够想到的大军唯一能够全身而退的法子,不过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要让大汗舍弃掉所有从大明抢来的东西,那比割大汗身上的肉还要让他难受!
大金国自从先汗起事以来,占据大明城池数十座,拓疆千里,兵锋日盛。然而大金国的上层人物却不得不正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征战数十年,女真族人利益衰减,青壮年已不足二十万人,女真族人的总人口甚至不足两百万!
为此,大汗不得不一再发布征兵令,年龄上至六十,下至十五,皆在征兵的范围之内!可以说,大金族人中,只要还能够骑的上马,拉得开弓的人,全都被征募进了军中,为大汗的王图霸业而征战疆场!
为了缓解人口危机,每一次征战,大金军队都会把能够带走的汉人全部带走,同时又与蒙古诸部结盟,鼓励女真族人多纳福晋多生养,以增加女真族人的人口数量,即便是大汗的后宫之中,也多有蒙古女人。
去年的时候,女真大军更是攻入高丽,不仅迫使高丽与明国断交,更是劫掠数月,抢获金银财宝无算,人口不计其数,一举解除了大金的后顾之忧!
这一次,大军若能顺利回归辽东,自然又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大胜利,可汗的声望在国中也会日渐兴隆。只是现在看来,大军要想顺利回归辽东,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从永安出发之前,济尔哈朗就已经得到消息,明国大将祖大寿从京师逃回辽东时,一把火把山海关给烧成了灰烬,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大军想要从山海关出关,基本上是没多大可能了。
因此大汗在听闻明国军队收复迁安遵化后,才会大为震怒,命令济尔哈朗率军轻装前行,务必在大军到达之前,夺回迁安遵化,打通从长城关隘出关的通道!
原本济尔哈朗以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任务,只要大金大军压境,区区迁安遵化两座小城,恐怕不需要打,就会跟之前大军破关南下之时一样,城内那些软骨头明国守将就会打开城门,开城纳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