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事不明白。”白主任完全是一付探讨闲聊的口气说着。小伟注意听着。
“财务制度上利息怎么处理?帐上走什么科目?”白主任漫不经心地问道。
“新会计制度规定,利息处理在财务费用科目里。”小伟说道。
“我看了九二年的帐,那年发放的利息,好象是从年终利润中分发的,不是从资金占用额计算后分发的。”
小伟皱了皱眉头,没听明白白主任要说什么。
“我是说,按国家利率计算。利息是不够发的。不够发的那部分钱,帐上是怎么处理的?“白主任觉得刚才没说明白,他不想说的太露骨,让对方觉察出他要干什么?但又不掌握准确的专用术语,不得不换个角度解释了一番。
小伟没吱声。一方面他在想帐是怎么处理这部分钱的?另一方面他也分析白主任问他这事的意图?
小刘递给白主任一张纸。上面写着:九二年成立公司。九四年开始承包。九五年水灾没利润,九六年底公司解体。帐上查不到承包者上缴的利润。
白主任笑了笑,把纸递给胡书记。胡书记仔细端详着看了看这寥寥几行字,向小刘投去询问的眼光,小刘肯定地点点头,表示千真万确。胡书记笑了,把那张纸叠起来,放在了桌子上。
小伟不知怎么回答好,按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有在上缴各项利税后,才有权分配利润。九二年,不知是韩萧天好大喜功?还是孟如雪业务水平低,公司实现毛利五十二万元。就是说没有将利息支出列入盈亏处理,没缴各项税金的情况下,作了实现利润五十二万元之后,从中拿出二十一万元分发了机关干部集资利息。结果,让税务局按分发奖金进行了课征奖金税二十多万元。又收缴了百分之五十五的所得税。最后体现在九三年帐时,竟是亏损的帐。
能是这个事吗?小伟猜测着。
抓住了尾巴,胜卷在握了。纪检组的人都不着急了。让你使劲想去吧!看看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九二年的事和自己没关系。小伟下了决心说道:“按正常利率计提利息,是不够分发集资利息的。不够部分是从实现的利润中分发的。”
“这么做对吗?”白主任装着什么也不懂的样子问道。他不想让小伟反过味来。
小伟的确是这么想的。人家问的是九二年帐上的事,和自己什么关系都没有。于是说道:“是不对的。要不能让税务局收去二十多万元的奖金税呢?再加上被人家收缴的所得税,一下子就拿走了三十三万。”
小伟认为没必要替他们隐瞒这件事。狗屁不是的水平,给公司给粮食局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借助老子的势力,还干上了粮食局的财务科长,在那指手划脚的。小伟心中有气,借机发泄着损损他们。
“这部分你能给写写吗?”白主任依然平和地说着,口气是客气地征询着,全然不把他当做一回事似的。
“这个不能写。”小伟坚决否绝了。
“为什么?”白主任有点紧张地问道。
“九二年的事,我写算是怎么回事?人家知道了,我怎么办?你们最好让孟科长写写。”小伟解释着。
是这么回事。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看来小伟还没发觉纪检委真正的意图。
“也对。”白主任将错就错地说道。接着又说道:“你可以把你干的这一段写写,行不?”
“怎么写?”小伟没表示异议。
“就按你刚才说的,按正常利率计息是不够发放集资利息的,超出部分是从利润中分发的。”白主任表面上毫不在意地说道。
“行。”小伟接过秦明递给他的纸和笔后,问道:“就在这写?”
“行。”白主任答道。秦明起身让座给小伟。
几句话的事。小伟写下了九四年集资的人数,集资的金额,利率三分,每人每年实得多少,不足部分是从利润中分发的。末了,又写下了“以前都是这么处理的。”显然是想减轻自己的责任。接着是签字画押。
证实材料完事了。它传到了白主任手里。
这个小套应该套在脖子上了吧?白主任突然想起请君入瓮的故事,不着急,慢慢来,他心里说道。
“钱会计,你说这么做对不对?应该怎么说不对?”白主任轻松地问小伟,让小伟自己去评价对不对吧?
“严格地说不对。可以前都是这么办的。”小伟仍认为是九二年的问题。
“不能说严格地说了。”白主任轻描淡写地说。“体现在帐上的利润分掉了,顶多就是个截留利润的问题,对不?”
小伟笑了笑,没吱声。截留利润算个什么?财经纪律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钱会计,体现在帐上的,算是截留。要是体现在帐外,又给分掉了,这在业务上应该算是什么?”白主任以一个外行人探讨问题的态度问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