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党委班子在听取了梁主任的汇报后,觉得事情非常重大。经过认真研究后,决定分两步走。一是马上向县委汇报,听取县委的意见。因为事情涉及到粮食局,有关事情需要县委出面协调关系。二是立即找到当事人,采取措施,按法律程序,进行调查取证。
找韩萧天可不是件容易事。一方面要稳住韩萧天,不能打草惊蛇,使之逃之夭夭。另一方面要造成一种假象,找韩萧天来无非是调查调查的印象,让他回来。回来后,或许就由不得他了。因为从事件的调查结果看,偷税是不容争辩的铁的事实,已完全触犯了税法。
但要找到韩萧天,只有通过粮食局党委。向粮食局党委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找到韩萧天。韩萧天退休后,工资由其姑娘代领,自己却销声匿迹。如果粮食局不出面,税务局是根本找不着韩萧天的。
税务局党委充分研究后,决定由赵全生副局长专门负责,出面直接找到粮食局党委,提出找韩萧天的要求。
事情自然是落到了黄玉林局长身上。黄玉林局长按着税务局的要求,和梁主任、张副主任,专车赶往西林,按着萧天以前给的地址,找到了在西林的韩氏计算机专卖店。商店的招牌还在,门却是铁将军把门,人去楼空了。向邻近的商店老板打听,才知道停业大概有一个月了。至于人到那去了?干什么去了?没人知道。黄玉林通过手机、BP机联系了一阵子,萧天就是没音信。一行人无功而返。
萧天之所以没露面,是事先得到了茂祥局长的电话,告诉他事态不明朗,暂时先不要露面。待事情原委弄清楚后,再露面不迟。黄玉林局长到西林去,不过是遵照税务局的要求,出面跑一趟而已。
税务局方面并不罢休。他们立即想到韩萧天姑娘在代其父领取工资,她不可能不知道其父母的所在。还得粮食局出面做工作,让她通知其父母回来,有事相商。黄玉林打听了三天后,专程赶到了税务局。
“萧天后天回来。”坐下后,黄玉林对赵局长说道。
税务局这几天很恼火。他们明白韩萧天是在有意地躲避他们。税务局的工作正处在关口上,只要落实了责任人,下一步工作,就顺其自然,按法律办事。可现在是事悬半空,找不到当事人,事硬是落不下来。韩萧天不露面,粮食局不紧不慢地应付着。使税务局心生怨恨,却又无可奈何。
“回来就好。”赵局长口里应承着,接着便问:“怎么找到韩萧天的?”
“通过他姑娘找到的。说是炒期货赔钱了,开了个计算机专卖店也不景气,就关门了。所以,一时就找不着他了。”黄玉林顺便说出了上次找不到萧天的原因。
赵局长象是闲着没事,顺便问问的样子问道:“他知道为什么找他吗?”
“不知道。”黄玉林明显是在撒谎。可黄玉林明白自己说的是双关语,说的是不知道韩萧天知不知道这件事。
赵局长心中明白,韩萧天他什么事情都了如指掌。一定是把事情安排明白了,才敢露面的。
税务局党委书记蔡新民亲自找到县委政法委书记水中立,汇报粮食局偷漏税的事。水书记在听取了事件的概况后说:“这事牵扯到地方税等问题,得把主管财政的勾县长请来,一起听听。”于是起身出去了。
水书记早就知道了这事。茂祥知道税务举报的内容后,马上通知了萧天。三天后,萧天打来电话告诉茂祥说:“事是有的。不过那是省财政厅宋铁利处长做的买卖。如果查,就可能查到省财政厅。”萧天没明说查到省财政厅的后果。但也暗示了查财政厅的不利结局和有没有能力去查省这一级的问题。为茂祥局长做县委工作埋下了伏笔。茂祥知道后,亲自到水书记家里,直接说出了这笔偷税的责任人是省财政厅的。如果继续追查,造成影响,对县财政是不利的。这不过是个借口,但水书记却如获至宝,再也没有比这个理由更恰当的了。这便是水书记在听取税务局汇报后,提出找主管财政的副县长一起听听的缘故。表面上说是涉及到地方税的问题,实际上是暗示地方财政的问题。
勾县长主管县财贸,和省财政经常打交道。和宋铁利处长很熟。涉及到宋铁利处长时,勾县长一定会出面说话的。到时,在县委常委会上,自己就多了个帮手。这才是找勾县长过来的真正目的。
勾县长对粮食局出现上访告状的事,略知一二。在改革时代,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不足为怪。但税务局跟着掺和一起查,倒是有些不理解。当听到有人偷漏税达几十万元时,她感到很震惊。这是触犯了法律。决不能姑息迁就。
“这件事一定要抓紧落实,尽快把税款补缴入库。这关系到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问题。”勾县长马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至于违法不违法的是另外一回事。能把钱的问题抓住,这才是勾县长要抓的问题。
水书记说:“这是一起性质很严重的案件。可以说是一起重大的偷税案件。税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问题的性质已基本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