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河岸之战(1 / 2)

“这是战争!不是抢劫!战争就会有牺牲!”年轻气盛的高版大声叫道。

紧要关头,饥民们在用血肉之躯与楚军舍命搏斗,而伺机待发的墨侠们却在争吵,因为他们先前制定的计划已经失去了控制。

——他们原先的计划是:召集起饥民去佯攻楚军,等方士们与楚军脱离后,便趁机偷袭,抢到宝物,把损失降到最低。

佯攻,他们想要饥民们做的是佯攻,因为这些饿得没气没力的可怜人毫无战斗力。

但谁也没料到,饥民们被那巨额的财宝——或者说是生存的机会给强烈吸引住了,使他们脱离组织、奋不顾身地冲到了楚军的箭雨中、戟丛中;就如一块豆腐硬要去撞钢板,最后碰得粉身碎骨,碰得尸骸遍野。

夹在饥民队伍中的墨侠大声号令,试图让他们停止这疯狂的自杀行为,但谁也不听他们的。

其余墨侠都被这惨烈景象震慑到了。他们原本准备乘小船接近冯宽乘坐的楼船,然后登船夺宝。但公孙勇强烈建议要先去帮饥民们战胜楚军,不要再坐视他们伤亡。

高版则坚持原计划,于是用上述那番话毫不客气地回应他这位有些迂腐的老好人。

高版又说:“再迟疑下去,楼船就该赶到南岸了,南岸还有几百郡兵在等着呢。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在河面上拦住它!”

公孙勇坚决地说:“这么多人都被杀死了,就是夺下宝物又有何用?你拿那些金银珠宝去喂尸体,他们还吃得下吗!”

高版争得面红耳赤,大呼大喊道:“只有牺牲少数人,才能保全大多数!现在已经死了千八百人,如果我们夺不下宝物,这些人全都白白牺牲了!其余几十万人依然还是饥肠辘辘,朝不保夕!你才刚来,根本不知道他们过得是什么日子。我是宁可死也不愿再那样想蝼蚁一样苟活着!”

“他们现在不是在白白送死吗?还不如帮他们击败楚军,然后把人组织起来,堂堂正正地攻城略地。这几十万人只要有正确的领导,谁能挡得住!”

“世上有那么容易的事吗······”

“够啦!都住嘴!”这时兒长卿显示出他果敢决断的领导气质了,他一拍甲板,终止了这场无谓的吵闹,说:“生死之间,瞬息万变,没工夫给你们吵!我命令,所有人都去北岸,帮助饥民击败楚军。”

众人都应道:“诺!”

兒长卿又作了战法部署:“楚军布的是半月阵,士兵排成半圆状迎敌,后背就是河,由楼船守着。但楼船高大,近岸处水浅,我们乘小船,避开楼船,从他们后背发起攻击!”

号令一下,墨侠们都卸去伪装,登上小船往楚军后面的河岸驶去。

兒长卿叫住了气鼓鼓的高版:“高师弟,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去拖住方士们乘坐的楼船。尽量拖到我们击败楚军,腾出手来收拾他们。”

怎么拖,就凭他一个人?

但作为墨家弟子,高版没有拒绝的权利,他毫不犹豫地应道:“谨遵巨子之命!”

陈直在一旁,尽管他没有完全听懂这些人的对话,但他一向聪敏,还是大约猜出了目前情况。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向兒长卿自告奋勇,说:“我要跟这位一起去。”

兒长卿听不懂他的话,也没工夫细问,只说:“小兄弟,你不是我墨家弟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不用向我请示。”便率船队离开了。

高版也带了几个师弟,以及下一代的弟子,登船去诱敌,陈直跟着他上了船,便驾着小船赶到了冯宽所乘的楼船附近。

还未接近,便被楼船水军发现了,报告给冯宽。

冯宽正看着北岸几万饥民如丧尸群般围着五百楚军攻杀,看得胆战心惊,此时听报有船靠近,只道又是千军万马,吓得面无血色,半响说不出话来。又听到水军说是只有一艘小船,才稍稍安心,只说:“放箭迎敌,不许靠近,也不要纠缠,要紧的是快到南岸去!”楼船水军便扬帆加桨,加快南渡。

高版见楼船越走越快,却没半点法子可想,急得拼死摇橹,小船也如箭般飞驰水面。这时,陈直从怀中拿出了几样东西,在太阳下闪闪发光,连几里外都看得见。

那是两颗明珠、一枚金印,还有出鞘的鱼肠剑。

冯宽看见了。他当然认得这些东西:那两颗明珠是从胶东王宝库里拿到的,是鲛人的一双眼睛(鲛人类似于美人鱼,传说其流下的眼泪便是珍珠,这双眼睛有多珍贵可想而知);

那枚金印是从淄川王宝库里拿到的,本是春秋战国的齐国的王印,象征着对齐地的统治权;

那鱼肠剑是罕有的神兵利器——这些东西都是陈直从宝箱中偷走的,而且是那个宝箱里最为珍贵的几件,其它的都扔了,唯独舍不得这三样。

“那是我的!我的!”

冯宽辛辛苦苦走了上万里,从各个诸侯王、官员、豪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