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夏南国的覆灭(1 / 1)

大安乾坤 元景.CS 1810 字 2017-06-25

当年的十月初,当朝明城等地的粮食收割完成后。

胡元浩命令大安军立即从两路开始出发,进攻夏南国。

同年十月中旬,火猴军陈平弘将军,亲自率领精锐士卒两万人,自朝明城开始出发。

行走于巅峰峻岭,悬崖峭璧之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十多日的行程行了几百余里,尽皆是荒无人烟,人迹罕见的无人之地。

在一座满是积雪的山岭上,陈平弘用毛毡裹着自己全身,从山上滚了下去,有些将士也效仿陈平弘的方法,照样滚了下去。一些战士不够幸运,头碰撞到石头,立即头脑开花,当场身亡。

在经过悬崖峭壁的时候,有些将士行走时,不小心脚步一滑,就立即掉进了万丈的深渊。最后将士想出了一个办法,以绳索束腰,慢慢地攀木挂树,一步一步地小心前行。

陈平弘的军队在荒无人烟的野岭,连续行军十多天,行走几百余里,竟然都没有遇上一个夏南国的兵士。但是沿途,陈平弘的军队也遭到了一些的损兵折将的,差不多损失了1千多兵士。虽然可以忽略不算大事,但这些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士兵,确实是让人非常心痛的。

陈平弘的军队经过了千辛万苦,艰难险阻,犹如天兵天将一样降临在长泰城的外围陵安县。

陵安县的夏南国守将马竹,突然见到陈平弘大军1万多兵士包围自己,自己才有2千多兵士,完全沒法抵抗,只好十分无奈地选择了投降。马竹投降后,陈平弘立即将其所有兵士分散进行收编,并派出200百兵士,守护陵安县限制所有人进出,尽可能封锁信息,尽量推迟让夏南国知道。

这时,从陵安县再往前就是通往夏南国都城长泰城的大路。只有晋中关这个关口,只要打通晋中关,就可以直达长泰城。

晋中关守将,由夏南国国主信臣裴俊达将军领兵据守,由于夏南国前方正受到大安军两路大军猛烈的攻击。晋中关也只能抽调一部分士兵上前线应战。这时晋中关只剩下5千多兵士据守。

突见陈平弘带领大军逼近晋中关,夏南国裴俊达以为大安军长途奔袭必定是疲惫不堪,于是立即率兵上前迎战。

双方立即在晋中关前,拼死短兵交战。奈何大安军虽然有点疲惫,但在人数绝对占优的情況下,经过了几个时辰的拼杀,夏南国兵士不敌,只能退回晋中关,继续抵抗。

陈平弘乘势全面包围晋中关,并写信派遣陵安县降将马竹前往劝降。

晋中关守将裴俊达见到陵安县马竹,

立即愤怒地骂道:

“奸臣贼子,国主待你不簿,为什么要投降敌国?”

马竹有点羞愧地说道:

“你以为我想的么,大安军几万兵士犹如天兵天将一样,突然间就将我团团包围,我才有2千多兵土,如果我反抗只是以卵击石,只会白白地牺牲全体将士的性命,为了全体将士,我也只能投降!“

夏南国裴俊如,大喝一声:

“叛徒,还在这里狡辩,人来,推出去斩了!”

马竹抬起头,冷哼一声说:

“两国交锋,不砍来使,请将军自重!“

裴俊如这时气的一句话也沒有再说,立即愤怒地叫人斩杀了马竹,看也不看并撕毁所有信件,并将人头掉向了陈平弘的大安军。

陈平弘知道晋中关守将裴俊达不可能投降了,并立即全军,开始全面包围攻击晋中关。

这一仗,是夏南国军队进行的最后一场悲壮惨烈的抵抗。裴俊达和他的儿子裴如尚等守兵5千人全部战死于晋中关。

陈平弘终于十分艰难地攻下晋中关,自己死伤也差不多1万兵士。大军立即直指夏南国都城长泰城。

晋中关失守,长泰城以外己再无重兵可以凭借。陈平弘势如破竹一样,十分顺利地攻入长泰城。夏南国外围的大军已经完全来不及救援长泰城。就算想来,也给大安军两路大军生生地拖住,完全动不了!

夏南国国主洪达秀惊慌失措,但也十分无奈。只能率领全部大臣带着印绶,前往陈平弘的军中进行投降。

至此雄据靖康城十多年的夏南国政权,在陈平弘的奇兵突袭之下,宣告崩溃灭亡。

在前线抵抗大安军的夏南国大军,得知陈平弘翻起过几百里大山,攻下陵安县,再攻占晋中关,就完全不顾前线的大安军,立即率兵前来救援都城,但是己经迟了。

来半路的时候,正迎上了由夏南国主洪达秀亲自下达的诏书,命令所有夏南国大军立即放下武器,向大安军投降,接受大安军的分散收编。夏南国的大军只好无奈地放下武器,全部投降。

至此,夏南国正式覆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