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卫斌听了胡元浩,这个大胆的想法,立即吓了一跳,思考了一下说:
“属下觉得,这样的想法甚为不妥,如果让夏南国知道,我们抽调5万兵力,前去支援天信城的华太县,这样极易激起夏南国的野心。如果到时,夏南国对我们发起进攻,我们驻守在这里的5万兵力,必定抵抗不住。到时候我们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这时,三人都立即陷入了思考之中。良久。
王智良边思考边慢慢地说:
“商将军的担忧,也确定是有道理。但是我们将要跟东唐国决战,也是关系着我们的生死存亡,也是一次十分关键的战役。我们也必须尽可能地集结最多的兵力。
我这里有一个办法,不知可行与否。
我们抽调驻守靖康城边界的5万天狼军兵力。但是我们可以暂时征用当地的老人和妇女,暂时来充当一下我们的天狼军,这样我们暂时用瞒天过海的办法,来暂时欺骗一下夏南国。
这样夏南国,看见我们驻守靖康城,边界的大军依旧兵力充足,人员旺盛。必定不敢轻易进犯。
那么我们只要瞒骗夏南国,到我们打完了东唐国这一场决战后。到时,就算给夏南国发现,我们也不用怕了。“
商卫斌和胡元浩,认真地听了王智良的办法,认真细致反复地思考着。
商卫斌思考良久,点了点头说:
“我觉得王司长的这个办法简直是绝妙,我非常赞成。“
胡元浩也思考良久,点了点头说:
“我也十分赞成,不过我补充一下,这样的计策,必须做好一切的保密工作。必须保证这样的计策,能够保证我们打完与东唐国的决战的所有时间。都不会被夏南国发现。“
商卫斌和王智良立即回答:
“是的,总统。属下一定会严格地要求部下,做好一切的保密工作。“
胡元浩点了点头,总结一下说:
“这样,我们参加决战的兵力就有:
第一:当银狐军5万兵力回来驻守朝明城后。我们就可以调遣原朝明城的10万火猴军兵力,前往华太县进行决战。
第二:我们抽调朱雀军5万兵力,和抽调天狼军5万兵力。一共有10万兵力。
第二:原驻守华太县的白虎军10万兵力。
这样,我们朝明城这边就有30多万的大军,参加对东唐国的决战。”
然后,胡元浩思考了一下,继续地问道:
“罗元城方面可以抽取多少兵力前来,参与支援这一次在华太县与东唐国的决战?“
商卫斌认真地思索一下说:
“属下估计,罗元城现在一共有35万左右兵力。
需要留守罗元城都城守护的要5万兵力,正在全罗元城剿匪的有5万兵力。大概最多可以抽调15万兵力。前来参加华太县的决战。”
王智良这时,打断了商卫斌说:
“商将军,我认为调罗元城的大军,回来华太县参加决战,这样的办法不是最好的办法。我还有更好的办法!“
商卫斌立即谦虚地说:
“那请教王司长,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的?”
王智良沉默了一下说:
“总统,属下认为,罗元城抽调出来集结的15万兵力,如果前往华太县参加决战,路途遥远,兵士到来必定会更加劳累,得不尝失。如果到时直接进攻东唐国的国都山梅城,那就容易的多,也不用跑这么多的路程。
具体的方法是:
当我们与东唐国的大军在华太县进行决战的同时。这时东唐国的国都山梅城必定兵力空虚,兵力一定不超过5万。这时罗元城集结的15万大军,必定能够完全有能力攻克东唐国的国都山梅城。
就算不能顺利攻克东唐国的国都山梅城,也可以给在华太县的东唐国大军带来巨大的压力,让华太县的东唐国大军腹背受敌,必定可以让东唐国的大军人心惶惶,战斗力必定极其低沉,无心跟我们进行决战。
这样对我们在华太县的决战极其有利,将有助地我们更加容易地取得胜利。”
商卫斌和胡元浩两人听了王智良的计策,反复地思考了良久,胡元浩说:
“王司长此计,果然更为妥当,更为绝妙。我也非常赞同。不过我还是强调一下,必须要严格保守秘密,做好一切的保密工作。同时必须严令各军,必须要严格执行调遣的军令。一切的行动必须听指挥。违令者立即军法处置。“
王智良和商卫斌立即回应说:
“属下明白,属下必定会严令所有部下,做好一切的保密工作。并保证各项军令严格执行落实,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胡元浩回答说:
“好,立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