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休要再提!”李世民说道。
“是,不过殿下要去张家所谓何事?”杜如晦问道。
“有些事,还得依靠一下别人的手才能完成!”李世民说完这句话,缓缓地闭上了双眼,看样子是累了。
当下,能够称得上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就属吴道空一人。
清月一行,陶媚儿打算跟着兄长在吴道空这里学习管理知识。
而吴道空的态度却是半教不教,一切都要依靠陶十三自己去领悟。
“哥哥,你说咱们以后成立了门派,叫什么名字好呢?”陶媚儿闲暇之余,突然问陶十三道。
“名字?这...还没想好呢!”
“不如叫桃山派吧?”陶媚儿笑道。
“桃山?干脆猴山得了!”
“那叫什么好嘛?”
“这个...前有巴蜀,后择山,不如就叫蜀山吧?”
“啊?蜀山?”
“没错,洛阳西门外五十里,有一座高峰,名叫束山,以后找万青把束山买下来,就改名叫蜀山吧?”
“好呀好呀,不过,师兄会为了咱们买下一座山峰吗?”
“应该会吧!”陶十三也不能确定!
“在聊什么呢?”这时吴道空悄然出现在他们身后。
“师父,我们在讨论门派的事,您说蜀山这个名字好不好听啊?”陶媚儿赶忙把吴道空搀到椅子上。
问道。
“哦?蜀山?这名字倒是有点独特啊,不会是以三国时期的蜀国为前身吧?为师可帮不了你们找到孔明哦!”吴道空笑道。
“前辈,其实孔明不用找了,他本是张家的人!”陶十三说道。
张家的人?张万青?如果说拿张万青来跟诸葛亮想必,或许还真的有得一比呢,只是两者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万青?你还别说,说不定啊他还真能担当军师这一职呢!”吴道空大笑。
“前辈,晚辈有一事不明!”陶十三突然问道。
表情甚是严谨,看样子真的是有难题要找吴道空解决啊!
“何事?”
“既然天涯阁不参与朝堂之事,为何还会有天涯榜上的高手甘愿为皇家卖命?还有前辈帮着张家摄政之事!”陶十三丝毫不避讳,直言道。
张家摄政?摄了吗?
不过不是现在,张家一直在筹备着,玄武门的事,如果不是张全在跟李世民来往,恐怕陶十三也猜不出,张家欲摄政的嫌疑。
不过,陶十三问的却是天涯榜的事。
“天涯阁是不会参与朝政,因为天涯阁有钱,七大门派每个月的供奉、还有江湖上的悬赏,大多都收入了杨天傲的囊中,而下面的人,从三十六位到前二十位,能够得到的钱,很少,只有几百两,根本就不能填满一个高手的胃口,所以,他们背地里还是做出了与虎谋皮之事!”
“而张家,如果不摄政,永远得不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张全一些偏门的发明,美食,可以说到了一定的时机后,张家就会饱和,生意会停滞不前,还有可能会越做越少,除了赵家能够给张家提供舞台,张家还可以选择皇室,因为皇室的平台,绝对比赵家的大!”
“商人眼里只有利益,没有绝对的合作伙伴,赵家也只是暂时的合作罢了,一旦赵老爷子散手人寰,赵家必定衰败,所以,张家得提前为自己铺好路!”
这些话自然是张全跟吴道空说过的。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家如果真的没有了赵老爷子,还是可以支撑个十年八载的,但十年八载之后呢?
而张家所需要的是一个长久的计划。
李世民绝对是张全口中的长久之计,因为...李世民登基是必然的,他登基之后,大唐将迎来一个绝对的繁荣。
深谋远虑,权衡利弊之下,张全还是选择相信李世民,相信他能够给张家留一亩半分地的舞台。
“前辈跟万青得到的也只是两千两,那么天涯阁一个月会得到多少的供奉?”陶十三问答。
“十万两,真金白银,试想一下,二十之后,能够得到的不足一千两,而二十之前,第十之下,得到的只有一千两到一千五百两左右,留给杨天傲的,绝对有五万两!”
“那么这些钱都去哪了?据我所知,杨天傲本身是不怎么花钱的!”陶十三再次问道。
钱去哪了?每个月五万,不翼而飞?
事实上,这些钱有大部分是落入了突厥的手中,杨天傲跟突厥的关系并不一般。
这点,吴道空只是猜测,并没有得到证实。
这些天涯阁的收入其中有七万两十七大门派的供奉,而有三万两十一些江湖悬赏还有杨天傲不为人知的秘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