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徐州之战(122)(2 / 3)

大汉龙骑 皇叔刘司马 4300 字 2017-10-29

北海又为什么还要再回来,说不通,这不是让人都知道他已经到了青州了,毕竟这可不是冀州,谁知道刘澜在青州留下多少耳目,估摸着有个风吹草动,刘澜那边就都知晓了。

所以他相信高览这就是在跟他随口说那么一下,之后如果自己问起,他必然会以本来打算返回临淄,奈何临时出现状况一时走不开搪塞,对这些人情世故,袁谭早就看穿了,所以也不以为意,而高览其实压根就没打算回来,因为他不仅仅是要去北海接受部队,而是要在接受部队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南下琅琊。

就像袁谭清楚刘澜在青州留下不知所烧暗探一样,高览自然会有这样的顾虑,既然我在明敌在暗,那么他抵达青州也就没什么秘密可言了,所以现在就是与刘澜抢时间,在他得到消息之前,他就要赶到琅琊,杀徐州军一个措手不及。

一切就是这么简单,在酒宴之后,高览回到了军营,他可不会在刺史府休息,因为明天一早就要离开。

直到高览离开之后,袁谭带着三分酒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没有休息的意思,也没有休息的心情,毕竟这一次的徐州之战不管是对父亲还是他自己意义无比重大。

从前一次掌握着部队指挥权的将领,到现在成了督粮官,他的身份改变可以说正在逐步失去父亲对他本就不多的信任,他心中虽然对这一次父亲的任免不服气,可是琅琊的失败摆在那里,他也无话可说。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一直自傲的袁谭不得不开始审视郭图对他的劝谏,也许是该换个形象重新出现在父亲面前了,也许这样能够挽回父亲对他的不满。

现在袁谭整日里都在想着这件事情,可是在行动上面他却没有一丝一毫要去实施的意愿,每天都在想,可就是不去做,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总想着明天就要去改变,可到了明天又拖到了后天。

而与他告别离开的高览,在回到军营之后,立时一名心腹前来面见他,高览没有开口,他就已经低声说道:“将军,一切都按照您的部署执行着,部队已经有大部秘密进入了北海郡,只是不知道在城内长公子的部队什么时候……”

“这个不用管,我自己安排,你要做的就是敢在今晚子夜之前保证冀州军能够全部开拔。”

“诺!”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此次部队前往北海郡,记得也要分开走,距离徐州越近,就越要小心,明白吗?”

“将军放心,末将晓得。”

高览满意的点点头道:“还有就是要先往琅琊派些斥候过去,看一看那边什么反应,记住都必须要乔装打扮,最好找一些青州的百姓,这样他们就算被发现也不会发觉。”

如果只是找些斥候过去探听消息,这还简单,可是要找青州的百姓去为他们打探情报可就有些难了,不过只要仔细寻找还是可能有希望的。

“诺!”虽然不知道能否成功找到这样的人,但是将军已经发话了,那就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尽可能的达成。

偏将离开,高览则打开了一张青州地图,地图很简陋,也不清晰,不过郡县的具体方位和山川地形标注的还算比较清晰,他在瞧着这一次出兵的最佳路线,到底是该从哪个方向攻打开阳呢?

走东莞入琅琊还是从城阳入开城,他需要斥候的消息来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不然贸然进攻,十有八九可能会遇到麻烦,如果被关羽发觉,那可就要糟糕了,主公对他的期望是什么他明白,一旦失败了,那可就真没法对主公交代了。

所以这一仗他不仅要打好,还必须要取胜,不能有任何的疏忽,也绝不能出现任何的意外。

不过青州的百姓当探子,这事儿是极为冒险的,一旦他们说漏嘴,很可能把他的行踪暴露了,所以当他猛然醒悟这个道理的一刻,联盟派人去通知之前的偏将,让他从部队里找出这样的人来,而这些人首先要足够忠臣,就算出现任何意外,也能够保守秘密,不把他们说出来。

冀州军中有十余个毕竟符合的青州士兵,他们都是当年公孙瓒剿灭黄巾时逃亡青州的灾民,早早加入到冀州军中,没想到却被派了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打探情报毕竟太难了些,不过以百姓的身份进入琅琊,应该是安全的,只要不露出什么马脚,就绝不可能发生任何的意外。

一切都十分顺利的进行着,而高览则每每睡了一觉,第二日等他起床一切准备完毕的时候,却发现审配早已在一旁等候了,而且他提早来了半个时辰,这是高览所没有想到的,当即就呵斥请,可被审配拦下了,是他不让他的亲卫们嘲醒高览,他从平原一路而来,这么长距离的跋涉,身心俱疲,是需要好好休整一夜,所以审配宁肯在营外等待,也不想过早去把他吵醒。

两人闲聊几句,然后便开始向北海进发,而高览在暗中的部署,一切都在隐秘进行着,可以说高览又一次以自己的方式在迷惑着刘澜在青州的探子们,当他们看到高览五千人与审配一道开赴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