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徐州之战(117)(2 / 3)

大汉龙骑 皇叔刘司马 4308 字 2017-10-22

徐庶眼见着刘澜摆手却没有后话,知道他难以抉择,或者是不想明说自己的顾虑,便直截了当,道:“主公难道忘记了我们之前之所以要对颜良动武的原因了吗?”

“原因?”刘澜自然一下子就想了起来,袁绍怕的是他在掌握四郡之后一飞冲天,现在部队他加以限制,到时候谁还能战胜得了他,就算是有官渡之战又能如何,那时候的袁绍以绝对的优势兵力,曹操就算偷袭也不会改变局面,包括他也一样,那时候根本就无力回天了,至于谈其他的事情,更像是妄想一般。

而现在曹操急着和他拼命,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他现在最弱,不管是刘澜还是袁绍他都无力抵抗,那么就只能选刘澜来下手,这样他也许就有了与袁绍对抗的资格,如果坐视两家继续这么发展下去,那么到最后迟早被其中一家吞并,所以他没有任何选择。

反观刘澜,解决曹操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就可以与袁绍分庭抗礼,甚至有了压倒性的优势,但同样袁绍又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只要曹操存在就会一直牵制着自己,所以说刘澜只要敢对曹操用兵,袁绍就不会坐视不理甚至是巴不得他和曹操对决,他好从中渔利,这是袁绍最愿意见到的局面。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首先就要让袁绍消停,那么他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对付曹操,所以刘澜徐庶的言外之意无外乎就是简易他与其继续和曹操这么拖着,反倒不如全力对付袁绍。

“可是我们与袁绍如果真的发生一场大规模的交战,那么曹操可能就会崛起。”

徐庶他自然懂刘澜的想法,他现在是又想拖着袁绍,让他保持目前的局面,又想压制着曹操,让他没法坐大,可是现在的情况如此特殊,不可能两头都兼顾,所以必须要有取舍。

现在的情况已经到了必须要做出取舍的阶段了,不管刘澜愿不愿意,又或者多么想先解决曹操,他必须要做出一个决断出来,到底是要先解决曹操还是先布置与袁绍的战斗,在这件事情上,刘澜不能在拖延下去了,如果之前他还能抱有希望,希望陈宫能改变局面的话,那么随着袁绍抵达平原,冀州军主力大举南下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就像徐庶判断,十天之内袁绍必出兵,一个月之内大战必开启,现在如果进行部署也许还能来得及,可如果继续这么拖下去的话,那么现在驻守在琅琊的五万部队将十分危险。

“我明白你的顾虑,可是我还无法做出决定,我要和陈宫商量下,如果他能保证短时间内取得对曹操的大胜,那么我会全力支持他,如果他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目前这样一个局面的话,那么我只好调兵到琅琊了。”

都这个时候了,刘澜居然还要去问陈宫,这简直就像是在开玩笑,可刘澜却不这样认为,沛县的局势,他不知情,徐庶也不知情,可是陈宫绝对是最清楚明白的那一个,所以既然要下定决心,那么最应该问的人则正是陈宫,如果他能大胜曹操,那么在击败联军之后,他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把沛县的部队调往琅琊,就算哪个时候袁绍已经南下,就算那个时候琅琊已经失守也无妨。

徐庶擦一把额头上的汗,刘澜这样的赌博简直就是在冒险,但又不得不说,这样的冒险一旦成功,那么收获还是不小的,只不过可要哭了琅琊的五万多人了,而且还有最新过去的摄山营近三万人,想到这些人的损失,可真有点滴血的感觉,可是如果是为了最后的胜利,那么就战略意义来讲,他们死得其所。

“他们是军队,他们都有自己的觉悟,他们更值得战场之上的生与死,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凯旋,但有些时候,牺牲再所难免!”

“主公,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

“这事要等我去见了陈宫之后才能知晓。”刘澜的瞳孔慢慢收缩起来,眼中闪烁着一种让人全身发冷的寒光:“如果陈宫有办法解决曹操这个后患,些许的伤亡代价,又算得了什么。”

如今的刘澜再也不是当初因为一人十几人而伤心欲绝的军司马了,他是征西将军,帐下十余万部队,他更看重的一句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如何才能让最多人活下去,比起那五万人来说,如何让剩下的部队击溃来犯之敌,对他来说才最重要。

“主公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卑职这就安排主公前往沛县的行程。”

“不用了,我这就走。”刘澜说走就走,花落下之后,就喊来了许褚,让他备马,而许褚则被他留了下来,他要坐镇徐州,汇总各郡传来的信心,当然还要从中调度,不要出现任何的危机情况时,没人知晓。

现在的许,完全就是一处情报收集中心,来自刘澜治下郡县的消息每天都会传递过来,同时来自天下各郡的情报也在源源不断的传来,虽然这些消息传来时其实已经算得上是旧闻了,甚至是几个月之前的事情,可是在这个通讯缓慢不快捷的时代,徐州收集消息的手段,已经可以说是即快速了,远远超过其他诸侯。

刘澜火急火燎的赶出了官邸,带着许褚和近卫营骑士一路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