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每一次杨伟拿出研究成果的时候就说对方是抄袭的,那根本就没有意义,不但不会继续给杨伟泼涨水,反而还会败坏他们近百年积累的声誉。
诬陷一个注定无法诬陷的敌人,跟学校百年积累的声誉,孰轻孰重,哈佛管理会肯定有自己的考虑。
相比较哈佛带来的庞大压力,两个月之内频繁拿出研究成果的后遗症就不算什么了。再说,杨伟的身后有沈崇峰。
为什么杨伟在写出第二猜想跟数学镜子体系的时候没有直接投稿而是拿给沈崇峰看,还不是想要确定沈崇峰的态度,顺便给再次找个保护伞。
不管面对什么质疑,杨伟完全可以将功劳分跟沈崇峰一半,说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
虽然这句话很假,却无疑有了一个最好的接口。以沈崇峰的地位,就算是有质疑,也不会有人冲着他去,反正他也不在乎。
在无声无息之中,师徒两人又完成了一次完美配合。
“不管怎么样,能够进一步推动杨伟猜想的研究,杨伟小子你确实了不起”哪怕是有沈崇峰的帮助,能够独立完成杨伟猜想,杨伟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那当然。我一直相信杨伟同学的实力,就你们天天担心这担心那,现在不用怀疑了吧要我说啊,杨伟同学你还不如来我们中科大。咱们怎么都算是同事,来到中科大之后我也不会让你吃亏,今年就大学毕业,明年就能是研究生,后年怎么说也能混个博士当当了”
李立明看着杨伟。满眼的惊艳,这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少年,怎么就落在工业大学手里了呢真是暴殄天物,还不如来中科大呢,于是,他毫不客气的当面挖人了。
“咳咳,李院士您也太不客气了我们还在这里呢”李立明的态度让同为海滨工业大学的程教授有点看不过眼,咳嗽一声连忙提醒李立明低调一点。
说完之后,他转过头看着吴丙白:“不过李院士说的也很有道理,特殊人才总应该有特殊待遇。以杨伟同学的知识量,本科程度早就超过,就算是研究生,博士生,估计也很难跟杨伟同学相比。咱们是不是回去跟校领导提议一下,让杨伟同学跳跳级,早点让他投入到更深奥的研究之中,也算是为世界科研贡献自己的力量”
程教授的提议让杨伟很意动,他倒不在意进入某些研究所之类的,他更在意可以跳级。大学生涯确实是完美的。是一生之中最值得回忆,最单纯的时代。
对杨伟来说,获得超脑之后,平凡的大学生涯早就一去不复返。他无法跟普通大学生一样肆意玩闹,享受青春。他的时间全都交给了工作,学习,科研,全天二十四小时几乎都在忙碌。
这种情况下,某些学校的活动他还必须要参加。最直接的就是学业考试。不经过这些考试,根本就拿不到毕业证。
当然,以杨伟现在的成就,哪怕是他每科考试全得零分,海滨工业大学那边也会宣布他的成绩优秀,优秀毕业证书绝对是他的。最多,他会受到更大的质疑。
为了在学生之中证明自己的优秀,他必须要参加考试。考试对于他很简单,却也浪费了时间。
现在,能够直接跳级,成为了博士生,研究生,他就不再需要考试,他的时间完全由自己做主。
这也就是他,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国内学术界乃至国际学术界都勉强算是一号人物,导师们自然不会给他太多的压力,他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研究就可以了。
真实的研究生博士生那是相当苦逼,从研究生开始就进入导师的科研室学习,从清洗试剂管开始过上打杂的生活,然后就是一步步开始傻瓜式操作,博士生之后,有天赋并且被老师看重的人才有可能开始自己试验。
至于运气差一点的,那就继续当助手,玩傻瓜式操作吧。研究生三年,博士生三年,六年下来,青葱小伙就变成了秃顶大叔。毕业之后,有机遇有背景的博士才有可能进入研究所之中,成为一名研究员。
运气不好或者没有背景的,也只能告别研究,走向社会。至于会走到什么程度,就要看个人的机遇了。
李立明承诺一年本科,一年研究生,一年博士生。十年的时间压缩在三年之内,对杨伟无疑有巨大的诱惑。
吴丙白也怕杨伟被李立明拉走,他这样的学者无疑是注定名垂青史的科学家,对方绝对会给海滨工业大学带来巨大名誉,留下杨伟是很重要的事情。
再加上以杨伟现在的地位,继续是大一新生还真有点不合适。不说其他,光是有人接受到世界最伟大的发现,发现者竟然是大一新生,估计所有人都在认为开玩笑。
大一新生不是忙着勾搭学姐,或者被学姐勾搭,偶尔还被学长勾搭的嘛怎么可能会有世界级的伟大猜想,绝对是虚假的。
而如果对方变成十岁的博士生就不会有这种怀疑,十岁的博士生本身就代表对方的天赋,能够有伟大的发现也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