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来,所有办法都是可以去尝试的。然后,也有秦放歌这样的特例在眼前做示范。
除了这些声乐基础练习中的技巧和诀窍外,秦放歌一直强调的是,“要持之以恒的努力练习,我们声乐歌剧的练习是最有条件的,每天都要坚持,哪怕半个小时都是极好的。”
他花了差不多一刻钟的功夫帮李浩东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让他唱歌。李浩东还是唱他的那首《我像雪花天上来》,弹幕中纷纷打出,“我今年的考试曲目也是选这首……”
“好巧啊!我也是,希望哥哥能多给我们讲解下这首歌的演唱技巧。”
“我们这学男高音的,不会唱这首歌都会被鄙视的,我男中音也能唱一点。”
“这小胖子唱得还挺不错的呀!”
“哪里不错了,需要提高的地方可不要太多……”
“不能拿他跟哥哥比的啦,都是会被轰成渣的。”
“别吵了,看哥哥怎么点评啦!”
秦放歌没让李浩东唱完一首完整,主歌副歌唱完就好,后面的就算了。
这是秦放歌自己的作品,他却也没什么好避讳的,在大家的理解中,他这个作者对自己作品的理解程度自然是没得说的。
秦放歌首先指出的是,“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应该有自己不同的色彩,这首歌也是如此!我们在这里,更该凸显出男高音独特的色彩来,这比感情更早让听众感觉到,从一开始就要确立这种色彩。你觉得,这首作品,该是什么样的色彩?”
李浩东这会也没什么紧张的情绪了,他其实也是久经舞台考验的,还有就是,反正丢脸已经丢过了的,不在乎再多丢脸。他也知道,这样的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他也想说是秦老师唱出的那种色彩,可他自己不是办不到嘛!
关于这首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大部分的看法都还是一致的,肯定不是单纯的写爱情就对了!哪怕其中有“可是你的心扉紧锁不开,让我在外孤独徘徊”等歌词在,其实最后的“追求”永远不会改才是点睛之笔。
这点,莫说是他们这样学音乐搞艺术的学生,普通的观众其实都能看得明白。
李浩东的理解中,这是一首写理想追求的歌曲,求之不得,不得其门而入,多正常不过的事情呀!他自己不也是处在这样的过程中吗?距离成功,实现心中理想还早着呢!
(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
他的这番理解,也得到“秦大师”的认可,也让他融入自己的情感来进行演绎。当然,在这里,秦放歌并不示范情感的融入,更多的,也还是跟他剖析声乐技术。他一贯强调细节,在这里的时候,也不例外。
这次大师课,每个学生的时间很短,他要细致全面的讲也不现实,只能是以点带面。
这首歌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后面副歌部分的高音区,上上下下,来回折腾。也是折磨得无数学生们死去活来,偏偏又要知难而上的地方。
秦放歌就讲在高音区变幻的技巧,这属于顶级的教学资料了,他也根本不怕李浩东他们这样的学生好高骛远。
想想也是,秦放歌就算不讲,难道他们就不去尝试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秦放歌把这些技巧心得分享出来,也是对他们这些学声乐的孩子们起到一个鼓励和激励的态度。秦放歌是没办法一个个细致入微的进行教导的,学多学少都还是看他们各自的悟性以及学习能力,有这么个目标总归是没什么坏处的。
时间过得很快,秦放歌这位作曲家,也是“节奏大师”,在掌控节奏上更是无敌。他并没有把所有时间都花费在对《我像雪花天上来》这首歌上,很快,就对李浩东选的意大利歌剧咏叹调,也做了他自己的点评,给了他的意见。
李浩东没有选择秦放歌写的男高音咏叹调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中文男高音歌曲他们这些学生还可以学着唱唱。可秦放歌的那些变态咏叹调,还是算了吧!
观众们倒也挺理解他的,就连一向苛刻的直播间弹幕,也都没有说李浩东不自量力,班门弄斧之类的话。本来他们这些学生的姿态都是摆得比较低的,诚心诚意跟秦放歌这位老师请教,自然要先拿出点成色来,给老师看看水平如何。
好在他们这些学生的脸皮其实都比较厚,心理素质也都相当不错。同样也只唱了一段就被秦放歌被叫停,李浩东心里可不敢有意见,这主要其实是给观众们听的,他上午彩排的时候就唱过。那会更不敢不认真,下去的时候,他自己倒是又有仔细琢磨了一番。听听其他同学们的演唱,对他来说,也是有所触动的,特别几个高年级的师兄师姐,还有来自海外的国际友人,水平都要比李浩东高。
秦放歌这个“大师”别的不说,听觉是没得说,也有人们常说的“绝对音高”,基本也就是入耳不忘的水平。也就是,听人家交响乐团演奏一首交响乐曲,回去就能把完整的曲谱给扒出来的水准。这也是无数音乐人梦寐以求的天赋技能点,光是想想就特别牛比。
这不,秦放歌在听了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