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使得邺城可以据险而守。
而此时,皇甫坚寿大军已经渡过了漳河,来到邺城城下,看着城头上紧张的守军,皇甫坚寿嘴角慢慢上扬起来。
没过多久,城头上多出了许多人影,远远看过去,为首一人四十上下,一身文士服,面目刚正,虽说是第一次见此人,但皇甫坚寿却能肯定这人定然就是邺城守将审配。
城头上,那中年文士正是审配,他不仅颇有智谋,而且理政、统军样样都行,与沮授一般,却是文武双全之辈,加上他又是冀州名士,名气很大,尤其善于防守,袁绍十分看重他,故而在自己亲帅大军出征的时候,将老巢交与他来守御。
此时的审配心情异常复杂,他从一开始就反对袁绍的打法,曹操和刘表是什么人,岂会乖乖听受摆布,与皇甫坚寿死磕?
这场仗说到底还是要靠袁绍自己打才行,可袁绍却想着一举灭了皇甫坚寿,这根本不现实啊,按当初他们的设想,分兵进袭,步步为营,逐步蚕食其外围力量,将并州、河东收入囊中,这样就可以占据主动,可袁绍偏偏要在河内与皇甫坚寿主力大军死磕,令审配徒呼奈何。
而此时审配身边正有一十五六岁的少年一身银甲立在他身旁,这少年长得十分俊俏,有几分与袁绍相似,正是袁绍的幼子袁尚。
此时的袁尚却是一脸不屑地看着城下的大军,傲然说道“审先生,皇甫坚寿这是什么意思,区区三万骑兵就想攻下我邺城不成?他也太狂妄了吧。”
审配苦笑着摇摇头,这三公子什么都好,就是为人太过骄傲,这性格,日后迟早要吃大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