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圣人(因此圣人),
常善救人(常常善于拯救世人),
故无弃人(所以没有人被遗弃);
常善救物(常常善于拯救万物),
故无弃物(所以没有物被遗弃)。
是谓袭明(这是传承大道之明)。
故善人者(所以善于拯救世人的人),
不善人之师(是不善于此道者的老师);
不善人者(不善于此道者的人),
善人之资(是善于此道者的资源)。
不贵其师(不尊重这样的老师),
不爱其资(不爱惜这样的资源),
虽智大迷(虽有智慧却身在迷中)。
是谓要妙(这是善人之道的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知道阳刚的雄健),
守其雌(却甘愿安守雌柔),
为天下溪(好比天下的溪流)。
为天下溪(成为天下的溪流),
常德不离(自然之德陪伴左右),
复归于婴儿(这样就能回复婴儿般的纯真自然)。
知其白(知道光明在那里),
守其黑(却安于暗昧之处),
为天下式(这是天下人的榜样)。
为天下式(成为天下人的榜样),
常德不忒(自然之德不会失却),
复归于无极(这样就能回复到最初的无极状态)。
知其荣(知道荣耀的珍贵),
守其辱(却能守得住谦卑),
为天下谷(就像天下的虚谷一样)。
为天下谷(天下的虚谷容纳万物),
常德乃足(自然之德才能富足),
复归于朴(这样就能回复到返朴归真的境界)。
朴散则为器(这种品质的人到哪里都是成大器者),
圣人用之(圣人如果用他),
则为官长(会让他做领导),
故大制不割(所以美好的制度不会割舍他的)。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将征服天下定为人生的目标),
吾见其不得已(我预见他不可能获得成功)。
天下神器(世界是神圣的),
不可为也(不可能让人为所欲为)。
为者败之(为所欲为者必败),
执者失之(执迷不悟者必失)。
故物或行或随(万物有独行的也有群随的),
或嘘或吹(有热血的也有冷血的),
或强或羸(有强大的也有羸弱的),
或载或隳(有天上飞的也有水中游的)。
是以圣人去甚(所以圣人去除一切极端的念想),
去奢(去除一切不切实际的奢望),
去泰(去除一切过度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