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新生获奖(1 / 2)

我大哥接过两位老人手里的东西,放在院子里的窗台上,按照风俗,给过世的人买的东西是不能带进屋的。

汪小波看我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很是奇怪:“你的脸怎么了?”

我摸了摸自己的脸,火辣辣地疼。我在镜子前照了照,才发现我脸上的伤势不轻,眼睛也青了一大片,成了典型的乌鸡眼。

两位老人审视着我的脸,我歉意地向他们解释:“叔叔阿姨别介意,刚才上山给家人送寒衣的时候,一脚踩空,摔了一跤,就成了这副德性。”

我将苏醒给我托梦的事向他们如实相告,告诉他们苏醒和张华不仅在冥间结了夫妻,还生了一个儿子。

阿姨一把拉住我的手,嘴巴哆索着,情绪激动:“张校长,你们真是好人,我们一家人都替苏醒谢谢你了。”

“阿姨,叔叔,你们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现在安阳村越来越好了,我们村支部还打算将原来的知青院重新建起来,恢复每一位知青生前生活的原貌。”

苏醒的父亲立即来了精神:“这样好,如果经济上有困难的话,我可以组织所有的知青家人,捐款帮你们。”我摇了摇手说:“不用,安阳村这几年发展的很好,村委会有钱,我们也考虑向政府要些拨款。”

“好,你们做的好。”两位老人连连夸奖。

第二天早上我陪着苏醒的父母到公墓给苏醒和张华送寒衣。站在公墓前,我们心情沉痛,记忆永远是难以抹去的。一场地震,我失去了的不仅仅是亲人、学生、朋友,失去的还有一颗纯真的心。

两位老人是第一次到安阳村来,对一切都非常感兴趣。看到一座座小坟茔前的牡丹花叶,两位老人沉思了良久,问我:“在坟墓前种植牡丹,这是谁的创意?”

我不好意思地告诉他们,是我的主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意?”

得到老人的肯定,我不但不高兴,反而伤起心来。

苏醒和张华坟上的土还是湿的,苏醒的父亲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袋子,蹲下身子,用手去操坟上的新土,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土装进袋子。

“叔叔,这是做什么呢?”

“张校长有所不知,我和你阿姨年事已高,今天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来看他了。我想从他的坟前带些土回去,放在我们的陵园里,让它陪伴我们。”

突然,他在一堆泥土中剖出半块砖来,将砖块拿在手中看了又看,惊喜地问我:“这样的砖块在这里见过没?”

我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砖块和上次建造学生食堂处理地基时发现的砖一模一样,我告诉他:“有,见过。”

老人仰天大笑:“这一趟来的真是值了。”接着问我:“村子里还有没有闲置的房子,我们想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叔叔怎么突然要在这里长住?”我一时摸不着头脑。

他笑笑:“张校长。”

我说:“叔叔不要这么叫我,你就叫我小张好了,这样好听一些。”

“好,好,实话告诉你吧,我是考古研究所专门考古的,刚才我发现这块砖大有来头,我得在这里好好调查研究。”

我一时蒙了,先前的猜测一点没错,安阳村的确隐藏着天大的秘密。

他们要长住,村子里有闲置房,却是不能住人的,只能作参观用。汪小波的旅社也不能长住。再说了,吃饭也是问是。

我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学校我的宿舍让给他们夫妻暂住,我回家中住。自从王美丽走了之后,家里只有夏荷和如君两个人。

两位老人对我的安排非常满意。我和汪小波说了张老的计划,汪小波惊得眼睛睁得老大,欣喜若狂。

我将我宿舍里的床单被褥清洗了一下,将两位老人安顿下来,拿了自己日常用的东西回家。

夏荷对我的突然回家表现得很吃惊,走进家门的时候,她正在教如君学英语,手中拿着的书一下子掉到了地上。我佯装没看见,将自己的东西放进里屋的炕上,告诉她:“我得在家里住一段时间,我的宿舍让给了苏醒的父母,他们要在这里长住。”

“是吗?他们不是来送寒衣的吗?怎么又不走了?”

“人老了,情绪变化快,象小孩子一样,住在汪小波家的旅社里,汪小波又不好收他们的钱,吃饭也是个问题,想来想去,只有这个办法最好了。”

李新生在全国奥林匹克数字竞赛中得了二等奖,得到这个好消息的周末,他给自己放了假,回了一趟安阳村。

汪小波叫了全村的男女老少敲锣打鼓在安德曼桥上迎接他。李南山高兴,破费在他的西餐店给大伙做了几样西餐以示庆贺。

新生取得优异成绩,安德曼小学所有老师的脸上都有光。新闻记者又一次来到我办公室采访,作为他的母校校长,我荣幸地在县上的报刊头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