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团长来访(1 / 2)

签完协议书,百合的父母留谢团长一行吃饭,我告诉他们,已经让夏荷去准备了,乡下农村也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家常便饭表表心意。

王百合的父亲笑道:“谢团长是来我们家的,怎么能去你们家吃饭呢?”

谢团长说:“在哪里吃饭都一样,事办成了就行。你们明天将百合送到剧团,具体有人会安排的。”

我带着谢团长一行来到我家院子,夏荷已经准备了简单的西餐。其实我家里根本不具备做西餐的条件,夏荷将县上她原来的房子里的家具都搬了回来。

我热情地将他们让进屋,屋子里光线太暗,夏荷提议还是让客人坐在院子里,阳光明媚,光线也充足。

招待县上来的客人,美丽也做了几样农家小菜,和夏荷做的西餐配在一起,看起来还不错。

谢团长问起我们家还有些什么人?我指了指我们堂屋摆着的所有人的牌位,告诉他:“去世的亲人都在那,只剩下我们兄弟三个了。”

“那他们呢?”

提起我大哥,我有几分骄傲,我告诉他,我大哥现在在农技公司当副经理,我三弟在北京医学院上学。

“你们家兄弟三个可真不简单,都是有出息的人。”

我笑道:“有什么出息?要不是仰仗安德曼先生的恩德,我,包括我们安阳村的孩子们就不会有这样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那是,安德曼先生是我们乡亲的恩人。还有夏老师,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很感人。”

“王百合虽说不是我的孩子,但我们都把她当自己的孩子一般看待,谢团长以后要多照应她。”

他笑道:“这没的说,她家的这只象猫非猫象狗非狗的东西是从哪儿来的?是个稀罕物。”

“没什么可稀罕的,就是猫与狗的相交的产物。”

饭毕,谢团长起身告辞,对我们的盛情招待表示感谢,我告诉他:“百合的事办成了,就是最大的感谢。我们不打不相识,以后就多走动走动。”

临走,他反身问我;“你们安阳村的那台国庆庆祝活动,听说在表演节目的时候多出一个孩子,到底是真是假?”

“怎么可能是真的呢?不可能的事。当时是夏荷老师在变一个戏法,鱼龙混珠,被人们误会了。”

他看了看夏荷,问道:‘夏老师还会杂耍?”

夏荷笑笑说:“只是学了一点皮毛,那天在场上卖弄了一下,没想到被人们当了真。”

我们将谢团长他们一行送到村口,却与新生碰了个正着,他背着书包刚从学校回来,“玛丽”在他身旁一蹦一跳。

“小仦子,放学了?”谢团长主动和他打招呼。

新生没有说话,点了点头,带着狗离开了。

“这孩子学习好,但看样子性格可不大好。”我向他解释:“这孩子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不光书读得好,而且还画得一手好画。”

“是吗?这么说还真是人才。”

“不好说,不过,如果他下学期上了初一学习还特别好的话,我建议他去报考大学的少年班。”

“他父母是什么样人?能生出这样优秀的孩子,家里的基因一定特别好。”

“父母都是老家巴交的农民,也没有特别之处。”

“这就奇了,难道真的是个奇才。家里情况怎么样?”

我笑道:“他不是我们安阳村的人,是上村子的人。他一直要求到我们学校来上学,就暂时住在一户人家家里。”

“原来是这样,从小看三,这孩子将来说不定还真有出息。不如你带我去他家看看,借鉴一些学习经验,我家的孙子和他差不多大,学习很差,看着就让人着急。”

他吩咐两个随同人员在村口等会,便跟着我往新生家走。

新生家房门紧闭,我在门外喊他:“新生,出来,有客人来了。”

他站在一扇窗子跟前,对我说:“我困了,想休息了,我没有时间见什么客人。”

我谦意地对谢团长说:“这孩子不喜欢张扬,家里很破,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我看就算了。”

他叹了口气:“这孩子,挺有个性的。”

我前脚刚送走了谢团长,新生便找到我,我生气地问他:“客人只是想要问一下你的学习方法,你怎么连门都不开?”

他悄悄地对我说:“不是我不开门,是我不想见他,我认识他,县剧团的团长,我活着的时候还经常和他来往。”

我吃了一惊:“原来是这样,我就说你一见到他竟然就叫了出来,其实是老相识。”

新生说:“这个人作风不大好,在剧团老是搞男女关系,所以我不想见他,这样的人跟人渣差不多。”

“我看他还挺好的。”

“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