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门客八百(1 / 2)

战国苍云传 许二仙 3144 字 2016-05-26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常羽随着齐睿登上马车,向东行使了一个时辰,来到安定街上,大公子的府邸,便在安定街的尽头。

穿越车水马龙的安定街,便能远远望见偌大的府邸,足足有刺金门四分之一大小。

府邸门前的街道,虽然房屋林立,但明显冷清了许多,行人也十分稀少。

常羽一行人到达时,他心中就生起不妙的感觉,常羽本就神念过人,细心一观察,就发现自己已经被这些行人暗中观察过几次了。

但他看着齐睿若无其事的样子,心中疑惑,便仔细地观察起这些行人来。

在常羽的仔细观察下,发现这些行人确实有些古怪。

他们之中,或抱剑站守在某处,眼神警惕地望着四周,或两两在路边下棋,但眼神也不处地四周查看,完全不像是普通在路上闲逛的路人,倒像是据守此地一样。

看着齐睿笑而不语,常羽忍不住发问道,“相国大人,这些人莫非是大公子的门客?”

“哈哈,常兄弟慧眼过人,一眼就看出其中不妥。”齐睿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这些确实是大公子的门客,只不过,他们并不是公子最核心的门客。”

门客还有核不核心的说法吗?

常羽还未发问,齐睿就继续说道,“公子府上有门客八百,能人无数,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大能之士,所以,公子便将这些门客分为三等,每一等门客都享受不同的待遇。三等门客居住在府邸外侧的民居中,人数最多,大约有五百人,主要负责守卫监测等任务,多是一些普通的武夫士卒。二等门客居住在公子府苑的外院,月饷与待遇也要更好一些,人数大约有两百多人,主要是一些修为高手与辩士,当然,还有一些有一技之长的能人。一等门客则被大公子奉为上宾,居住在府苑的内院中,待遇最好,人数仅有数十人,均是各国游历的风流名士,学派大家,以及真正的武学高手。比如周最先生与乌力士,便是公子府上的一等门客,其余门客,相信常兄弟等下便有机会相见。”

常羽边听齐睿介绍,边往府苑内走去,发现府苑内外,确实大为不同。

公子府的布局呈现“回”字形,由外而内,分别是外院与内院,由围墙隔起,每进一层,都别有洞天。

公子府的外院,虽也是连接在一起的房屋,但都是精致的并排木房,错落有致,分布在假山与人工细流之间,颇有一番情趣,相比于安定街上的简陋木屋,就像商品房之与平民房,居住条件确实不是在一个级别上的。

住在外院的这些门客们,穿着也明显比街上的门客要好上许多,神色怡然,谈笑风生,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哪有外面的那些门客,那样紧绷着脸。

穿越内院的大门,往内院走去,山石掩映,鸟语花香,一座座两三层高的红木绿瓦的阁楼,分布在四周,各处阁楼以青石路相互连接在一起,共同通向中间一座巨大的院子,构成众星拱月般的布局,显示出设计者独特的匠心。

这些阁楼如些之多,看来就是一等门客的住所了,相比外院的并排木房,这简直就是大别墅,常羽心中不由赞叹。

大公子对八百门客分等的管理办法,虽然有些势利,但才能出众的门客,却能获得更优厚的待遇,也会在门客中形成一种激励机制,鼓励众门客努力为主公出力,避免出现吃大锅饭的情况,否则,光养着这么八百个人,在府上白吃白喝,一年都不知要花多少钱。

这种方法确实比一些权贵不分人才能力,统一眷养的做法要高明许多。

常羽想起后世历史学家对战国时期养士的一些说法。

战国养士最为出名的,便是战国四君子,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四人眷养的门客,都达到了三千的惊人数量,简直可以组成一支小军队了。

但这四个人,养士的风格又各不相同。

其中,信陵君魏无忌最为坦诚,只要人才能够为我所用,就愿意不论来者出身,唯才任用。

但平原君赵胜却是个没有识别人才的眼光,但又盲目爱才的人,他向来对市井之人看不上眼,但对投到其门下的,又都视为上宾。甚至有一次,有位门客要求他杀了瞪了门客一眼的平原君的爱妾,平原君竟然真的将爱妾的头颅砍下来,送给了那位门客。做法之夸张,让人瞠目结舌。

至于春申君黄歇,听说是个喜欢“富养”门客的人,三千门客中,都是穿金戴银,贵气无比,令其它到访的门客十分羡慕。

还有孟尝君田文,则是对上门的门客来者不拒,三教九流,侠客市井,什么人都有。后世说的鸡鸣狗盗之徒,说得就是孟尝君府上两位门客,一个擅长学鸡叫,一次擅长钻狗洞偷东西。孟尝君在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