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伊娜(2 / 3)

昔言道 卓古 4692 字 2017-12-01

和予大喜,开心的说道:“今天真是好日子,来,姬政哥,咱们喝点酒吧。”

姬政叹了口气,点头道:“好。”

风雪呼啸,很快将会稽城披上一层厚厚的雪绒,越王正坐在简陋的宫殿里,看着外面出神。

“大王,正可谓是瑞雪兆丰年啊。”范蠡笑道。

越王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大王有心事。”

“自我们君臣从吴国回到越国,已将近八年了。”

“是啊,时间飞逝如白驹过隙啊。”

“八年来,本王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为的就是报仇雪恨。如今终于看到了苗头,按说应该高兴,可是本王心里就是高兴不起来,甚至还有些隐隐的不安。”

“越是到跟前儿,就越是容易慌乱,呵呵,这也是人之常情嘛,大王不必烦恼。”

“说起来,对于夫差,我还是有些忌惮的。”

“嗯,现在的吴国如日中天,所有诸侯都难免忌惮。不过,咱们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我看未必比吴国弱。”

“嗯……”越王沉默了片刻,对范蠡说道:“算了,不说这些了。范蠡,陪本王出去走走。”

“喏。”

越王和范蠡踏着积雪,在会稽街道上缓缓向前。城中虽然没有富丽堂皇的宫殿,没有繁华喧闹的街道,但是每一个人都有饭吃,有衣穿,千家万户灯火通明、炊烟袅袅,比八年前的破败景象不知好了多少倍。

范蠡不禁感叹道:“大王,繁城华舍绝非一日之功,富国强兵仍须全民之力,只要越国上下一心,发奋图强,大业就必然可以实现。”

越王的心情好了很多,脚下的土地令他感到踏实,勤劳的子民令他感到欣慰,勇敢的将士令他感到振奋。对于未来,他充满了信心。

这时,一队商人从旁边街道经过,看到这些除夕之夜还在匆忙赶路的勤恳子民,越王甚是欣慰,他想要嘉奖这些商人,于是就让范蠡上前问话。

范蠡叫住商队,问道:“你们为何除夕之夜还不回家?”

带头的商人不是别人,正是张循,他们刚刚接过头,并从接头人那里取得了兵器。现在,一行人正按照接应人的指示去往霜荼住处。张循虽然没见过范蠡,但他一眼就看出范蠡绝非凡夫俗子,于是赶忙恭恭敬敬向范蠡行礼,学着越国人的口音答道:“我们外出做生意,赶上风雪,刚刚回到会稽来。”

范蠡觉得张循口音怪异,刚想追问,没想越王却走上前来,笑着问道:“你们这是从哪里回来啊?”

张循一看,立即认出眼前的人正是他曾经押运过的越王,他急忙答道:“姑苏。我们今年一年都待在姑苏,口音都拐了,嘿嘿。”

“哦,姑苏啊,我也在那里待过三年,好,大过年的,快回家去吧。”

“谢大王!”

“哦?你认得本王?”

“草民曾经远远见过大王。”

“呵呵,原来是这样,辛苦一年了,也不容易,回家好好过年吧。”越王说完,朝范蠡一抬手,便转身离开了。

范蠡给了张循一块金元,说道:“快回家吧。”

张循连连道谢:“谢大人!谢大人!”

走出很远之后,俞刻才凑到张循身边,小声的说道:“大将军,刚才吓死我了,那人竟然是越王啊!”

张循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八年前,是我和其他人一起押送他回到越国的。”

“真险,真险啊,刚才要是露馅了还不知道会捅出多大的娄子来啊!”

张循也长出一口气,“行了,没事了,咱们赶紧去接霜荼吧。”

俞刻从怀中逃出一张绢布,绢布上画着简易的地图,他比照了一下街道,指着前面说道:“大将军,咱们快到了,还差两个街口,前面一拐就到了。”

“嗯。”张循指向前方岔口,“是那个街口么?”

“应该是的。对了,大将军,接应咱们的兄弟真不仗义,一共也没多远,他带咱们过去就好了,干嘛还非要画个图?”

“人家也要过年嘛,算了,别想这些了,咱们得抓紧行事,越拖沓就越容易出差错。”

“喏。”

另一边,萧摄和郭术又干了一杯酒,郭术放下酒杯,神情有些恍惚。

“雨初已经去世了,大恩大德我是没法向她回报了,但冥冥之中似乎是有注定一般,我却可以将这份恩情回报给她的女儿。”

“哦?她的女儿?你是说娰霜荼?”

“没错!就是娰霜荼。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着她。我知道她现在就在会稽,而且她得了失语症,情况和我当年多少有些类似之处。”

“类似?呵呵,郭将军,我虽然在军中任职,但我首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