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夜袭舒县(2 / 3)

昔言道 卓古 4220 字 2017-09-02

军机议会我都要带你参加!”

姬政忙行礼拜谢:“谢太子殿下。”

过了一会儿,三人来到不远处的县令府衙,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临时的将军营房,众将领到齐,只等太子友和张循二人。

黄蕴绷着脸,心中不悦,他本想借迟到之事好好斥责张循一番,但见张循和太子友一同赶来,却又不好发作,总不能连同太子殿下一同斥责。黄蕴暗暗叫骂,但也只能忍气吞声,而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不曾见过的人正跟在二人身后。

黄蕴顿时火冒三丈,指着姬政厉声呵斥道:“那是何人?竟敢闯入军机重地?来人啊!给我拿下!”

卫兵刚要上前捉拿姬政,太子友急忙挺身护住姬政,呵斥卫兵退下,说道:“此人名为姬政,屡有高见,我已将他收为策士,今天带他来参与军机议事,有什么问题么?!”

黄蕴气不打一处出,可终究无可奈何,只能哼了一声,说道:“既然是太子殿下喜爱的策士,那就呆在最后面听吧。”

众人立定之后,黄蕴说道:“昨晚陈国人夜袭舒县,我军轻伤三十余人,死亡及重伤十余人。现已查明,陈国人利用隐蔽地道对我方进行了夜袭,他们始终在暗处放箭、放火,始终不曾正面对抗。我们巡查一夜,没能抓到一人。至于地道的位置,更是一无所知。因此,今天所有将领务必亲自带人搜查舒县的各个角落,无论如何也要把地道给我找出来!”

“诺!”众将领齐声回应。

“另外,大军明日必须休整完毕,留下一千人防守舒县,后天整军向洪县进发!”

听到这一命令,张循心急火燎,虽然极力按捺,但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开口说道:“黄将军!在下有一些看法。”

黄蕴一看,又是张循,登时大怒,恶狠狠道:“怎么又是你!怎么就你有看法!就你事多!”

张循拱手道:“属下觉得留守一千人实在太多了,留下一百人足矣。”

听到这个建议,黄蕴又好气,又好笑,指着张循说道:“呵呵,上次你说要先试探,然后再攻城,当时我还以为你是个谨慎之人,怎么这次你又如此轻率,竟会嫌留下的人多了?”

“黄将军,接下来我们要攻打洪县,那么攻下洪县之后,将军是否还要留下兵力守城?”

“废话!哪一寸城池不是将士们拿命换回来的?岂有不守之理?”

“如此一来,将军也要留下一千人了?”

“一千人怎么够?到了洪县,就是进入了陈国腹地,而且洪县更大,一千人不够,要两千人守城还差不多。”

“那么接下来的北杨县,巴集县呢?如果都留下两三千人防守,等我们打到宛丘城下的时候,兵力恐怕就不足一万了。”

黄蕴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我当你有什么高见呢,真是愚蠢至极!”

张循心中不服,按住性子说道:“在下确实愚蠢,还请将军指教。”

“等我们打到了宛丘城,这陈国也就被打的差不多了,一座孤城,别说一万人,三千人都能轻松攻下!再说了,真到了到那时,这陈国也差不多该投降了吧?哈哈!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啊!哈哈!”

黄蕴大笑,其他将领也跟着哈哈大笑。

谁想,笑声过后,张循却硬着脖子问道:“将军,万一陈国不投降呢?万一等待我们的是一场苦战呢?”

黄蕴大怒,瞪大眼睛说道:“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届时我只需从舒县、洪县、北杨、巴集把守军调到宛丘城下,不就好了么?”

张循见黄蕴态度坚决,自知劝告无用,只得暗自叹了口气,懊悔顶撞了黄蕴,于是行礼道:“末将考虑不周,还是将军高见。”

“哼!年轻人,多学着点吧。”

军机议会结束之后,张循与姬政走回营房,姬政笑道:“你是怎么了?我可从来没见过你这个样子,以前的你可是三寸不烂之舌,三言两语就能把人绕晕了,然后拐着别人顺着你的想法走,今天倒好,怎么就跟傻了一样?是不是把所学的论辩之术都还给师父了。”

张循心中郁闷,哀叹道:“不知道,可能是因为如今我身为臣子,言行都须考虑家国利益,所以不得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样可不好,黄将军显然开始厌烦你了,以后跟将军提建议时还是得用些技巧。”

“是啊,以后得注意了。不过……小姬,你觉得我刚才提出的建议对么?”

“我觉得你的建议基本上是正确的。”

“嗯,分兵不利,需要集中力量进攻才是啊。”

姬政摇头,“也不尽然,分兵是否有利,要结合整体的战略节奏来看。如果计划速战速决,那就不应该分兵,只留少量部队和伤兵守城即可;如果计划打持久战,那就应该分兵,巩固城防和联络线,稳步推进战略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