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 康熙帝渡江救歌女 黄傲霜和诗骂叛臣(6 / 6)

聊斋先生 听赁贤者 15255 字 2018-05-23

任金陵太守时,在亭下把酒临江,慷慨吟哦,留下千古绝唱:《永遇乐》(北崮亭怀古)。因而登临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不知黄爷有此雅兴否?”

康熙高兴地说:“有呀!上去看看!”

于是,众人拾级上山,山顶果然有六角凉亭一座,临江而建,亭前多有游人刻石留念,其中辛稼轩《永遇乐》(北固亭怀古)最为为显眼!

康熙很认真地看了会儿,觉得读不顺口,发现龚延寿站在身边,神色沮丧,郁郁寡欢。为缓解他的消极情绪,让他将辛词读给众人听听。

龚延寿此时巴不得当众炫耀自己的才华,压一压黄傲霜的气焰!于是干咳了下嗓子,朗诵道: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痢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灯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种鸦社鼓。凭谁问,亷颇老矣,尚能饭否?

朗诵完毕,康熙带头鼓掌,众人相继报以掌声。

康熙道:“听说龚大人当年督师剿李闯时,曾在潼关题下‘西江月’一阙,可见极善词章!今何不依辛词原韵和上一阙,展示才华!。也让大家一饱耳福!”

龚延寿不是不想显示一下,无奈辛词所歌颂的历史人物,与自己大相径庭!冥思苦想了半晌,搜肠刮肚没挤出个恰当字眼来!

贺子奇急忙为他园场:“龚大人上了年纪,脑筋迟钝,不要难为他啦!”

黄傲霜说:“非也!龚大人当年督师讨逆,杀人如麻!很受朝廷赏识。加官晋爵,春风得意!故能出口成章!降清后充当入侵中原的急先锋,一路攻城略地,杀人放火!为大清国立下汗马功劳。实指望像三藩一样,裂地封王,永享富贵。不料三藩败亡,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被新主子呼曰‘貮臣’,国人骂曰汉奸!眼下又面临兔死狗烹的下场!前途绝望,神智沮丧,何能成词?况且辛词歌颂的英雄们,无不主张抵抗外族入侵,收复失地!而龚大人却贪生怕死,卖国求荣,心态不同,焉能与英雄烈士相唱和?民女不才,为龚大人失却这一邀宠良机,深感惋惜之余,倒替他和了一阙,粗陋不堪,不成文章,赠给龚大人留作纪念:

《永遇乐》(和辛稼轩京口北固亭怀古)

绿水青山,孝儒宁死不草沼处。君昏纲乱,朝政尽被,奸佞把持去。丧国沦地,

生灵涂炭,重整河山,赖此擎天一柱。莫须有,千古奇寃,谁曾为忠魂呼?督师援锦,失计松山,布阵首尾不顾,十三万众,粮草断绝,溃败逃亡路。束手被擒,石榴裙下,乞降叩头擂鼓。为媚敌。回刀弑母。可知耻否?

唱完,狠狠瞪了龚延寿一眼,毅然拔剑向喉管抹去。苏麻拉姑急忙抱住她的胳膊,康熙夺过宝剑:“姑娘不能死,皇爷还有大事需要你帮忙呢!”

黄傲霜这才放弃了寻死的念头,剖白道:“如果黄爷真是‘皇爷’,民女料定必死,因为民女在斥责汉奸卖国贼的同时,也抨击了大清入侵中原的举动,按大清律,实属大逆不道,定要以死罪论处的。我知道皇爷暂时需要我,或许不杀,一旦使命完成,终将不免兔死狗烹的下场。再者。大清自入主中原以来,依然是社会混乱,贪官横行,富人田连阡陌,穷人无立锥之地,致使民不聊生,怨声戴道!民女父母饿死,丈夫被抓壮丁,至今下落不明,民女家破人亡,不仅对大清朝没有好感,就是皇爷您到南京来私访,汉奸侫臣不离左右,他们本来就跟乱臣贼子暗中勾结,图谋不轨,您带他们来,正好为他们进一步密谋提供了方便,能访出什么结果来?鉴于这种情况,民女知道的也不能说,说了不但无益,反而招来杀身之祸。所以现在摆在民女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死,二是走;而皇爷您对民女的处置也只有两种办法:一是留,二是放。皇爷若继续宠信叛臣,就请放我走,若留民女,就必须摒弃叛佞,或留或放,请皇爷定夺!”

康熙语重心长地说:“茣性急嘛,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话音刚落,随从前来报告:“皇爷,龚大人躺在路边草地上,口吐鲜血,不省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