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陈乔山的注意力也转移到朱一鸣身上,他之所以肯在这时候见他,主要是因为这位海归投资的领域毕竟奇特,他准备搞芯片。
其实早在九十年代,就出过一波芯片创业的高潮。
九十年代初,石景山炼钢厂就曾跨界做芯片,与NEC成立了合资公司,恰逢行业景气,最鼎盛时期,年销售额近十个亿。
新千年之后,尝到甜头的炼钢厂准备大干一把,准备拿十三亿美金投入到芯片行业,结果IT泡沫破灭,导致全球芯片行业前景低迷,投资也就不了了之。
不止是石景山炼钢厂一家,包括茅台和五粮液在内,都有插一脚的意思,像是茅台,最近几年就频繁涉足光电和存储产业,五粮液更是没谱,先是传出百亿投入芯片产业,回头又造车做显示器,没个安生。
最近几年,国内芯片项目很是不少,像是04年,包括华为海思和澜起科技在内,已经有不下于五家企业上马了芯片业务。
陈乔山很清醒,要达到因特尔和英伟达这种水平,国内的技术力量确实差点意思,在全球芯片界,美国一家独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做不到世界一流,在细分领域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最主要的是,陈乔山看好朱一鸣和他即将创建的芯佳易。
由于同是清华人的缘故,在建立之初,因为融资困难,北极光的邓峰出于义气投了五万美金,十多年后,他把这部分股权捐给了清华,当时价值超过千万美金,当然,邓峰后续的增资也直接拿到超过十个亿的现金回报,可谓是收获颇丰。
二百倍的回报率,即便周期长一点,也由不得陈乔山不动心,这也是在大年下的,他肯在家里见朱一鸣的真正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