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勒索(2 / 3)

一口,至于这么着急吗?”

陈乔山给她面前的茶杯满满斟了一杯,这才说道:“海口我可早就夸下了,半个月出论文,结果到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你就别再难为我了。”

曾子琪没再绕圈子,从手袋里拿出个U盘递了过去,“放心吧,整理好了,都在这里面。”

陈乔山接过来看了看,爱国者的U盘,很常见的牌子。

U盘兴起没两年,容量小速度慢,价格还高得离谱,也就USB2.0大规模普及以后才稍有改观。

一个256M的U盘,便宜的五六百,贵的近千,这也导致软盘无法完全被市场淘汰。

“你都做成电子文档了,发邮箱不就成了,何必折腾这一趟?”

“你想多了,我来燕京可不是为了给你送资料。”曾子琪笑着回了一句,她倒是有心多说几句,想了想又忍住了,来日方长,也不差这点工夫。

陈乔山把U盘递给严小沁,让她收起来,这才说道:“先跟我透个底,你都收集了哪几方面的资料?”

曾子琪笑道:“怎么,还怕我骗你不成?”

没等陈乔山接口,她笑着说道:“你放心,都是我亲自找各位叔伯要来的,真实性肯定没问题,而且已经初步整理过一遍。”

顿了顿,曾子琪又问道:“我很纳闷,你一个大一学生,是怎么知道新化文印产业链的,我跟家里人说这事,我爸他们当成笑话来听。”

“不过拿到数据对比,问题就出来了,你知道吗,仅在燕京市内,长期从我爸手里拿货的新化籍打印店主就超过三千家。”

陈乔山吓了一跳,“燕京本地有这么多家?”

曾子琪正色说道:“当然是真的,数量最多的就是燕京,然后才是羊城和沪市……”

曾子琪还是靠谱的,从源头二手设备贸易额,到国产拼装生产线,再到易损耗材供应量,该有的数据都齐备了。

边吃边聊,一顿饭持续了很长时间。

席罢散场的时候,曾子琪特意提醒道:“别忘了咱们的约定,论文出来,我是第二作者。”

陈乔山点了点头,他压根就没准备赖账,论文最重要的是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一个第二作者,实在是无关紧要。

“要不我送你俩回去吧?”见两人准备在路边拦车,曾子琪主动提议道。

陈乔山摇了摇头,“算了,你先走吧,咱们回头再联系。”

曾子琪也没坚持,先离开了,严小沁看着车子走远,挽着陈乔山的胳膊问道:“第二作者是怎么回事?”

陈乔山笑了笑,便把两人当初的约定说了一遍。

严小沁有点惊讶,“曾子琪也是学经济的?”

“那倒不是,她是社会学的,不过经济跟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共通之处,社会经济学就是这么来的。”

严小沁怔了一下,好半晌才感叹道:“我是发现了,所有的课程中,就属经济学最复杂。“

陈乔山看了她一眼,心里有点奇怪,“为什么这么说?”

严小沁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转而问道:“你FECT都拿到高等认证了,我来考考你,financial、lease怎么翻译?”

陈乔山一愣,这个问题还真有点棘手,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

在国内,financial、lease可以翻译成融资租赁,也可以翻译成金融租赁,虽然同是融资租赁业务,但是两者却有截然不同的内在差别。

在西方,这其实是一个词,由于国内特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两者是有差异的,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虽然区别并不明显,但在本质上,不管是经营管理层面,还是行业监督部门,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翻译成‘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都可以,不过这两个词的意思差别很大,在国内,是两个不同的金融概念。”

严小沁有点惊讶,“这你都知道?”

陈乔山笑道:“也不看看我是谁,清北这么多学生,你见过有人半年就拿下FECT高级证的吗?”

严小沁这次倒没反驳,她也见怪不怪了,陈乔山给人的惊喜可不止这一桩。

陈乔山问道:“对了,你怎么知道financial、lease这个词的?”

“《非理性繁荣》里面涉及到这个问题,我查过金融词典,发现两种翻译都有。”

“我后来还向光华的王教授请教过,他说这是完全不同的金融概念,好一通解释,我还是没太明白。”严小沁有点小郁闷,随着了解的深入,她才发现,金融学也是一门令人头疼的课程。

陈乔山不禁笑了起来,“不明白就对了,不然我的FECT等级证书不就太廉价了。”

严小沁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