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驱逐倭寇之后这四海鲜有海盗出没,每每遇袭船东去报案,大明水师出海前去剿灭,却是次次空手而归。”
“微臣大胆推测,根本没有什么海盗,定是那万宝钱庄的船队假冒,趁机杀人越货,以此获得巨额利润。”
听完徐太历的话,皇帝陛下一掌拍在御案上,暴怒道:“这世上还有此等灭绝人性之事?”
天子一怒,群臣皆跪拜而下。
徐太历跪在地上,喊道:“陛下,这绝非臣随意猜测,江南,江东两道卫所探子皆有铁一般的证据,那账目便是万宝钱庄这一年来的交易详细,请陛下过目。”
皇帝陛下扫了眼下面跪着的群臣,拾起账目仔细翻阅,直到最后,皇帝陛下的双手竟然微微颤抖起来,额前青筋毕露,随即他轰然而笑:“好啊,好啊,朕治理的乾坤之下,竟然还有人胆敢做这等抄家灭族的祸事!”
“徐太历,你可知万宝钱庄的主人到底是谁!”
徐太历立刻回答道:“启禀陛下,万宝钱庄的主子,正是庸国公!”
庸国公此时此刻早已毫无知觉,他也明白了所有的事情。
今日之事,根本与陇国公无关,这是他跟陛下之间的事情,是陛下要他老命的事情。
庸国公一脉最想要的事情是什么?
是北方那十几万人马的统帅位置,是重新回到武勋阶层的最顶端,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堂堂大明国公,整日与黄白之物打交道,成天勾心斗角不为别的,就只是为了多挣些银子。
从皇帝陛下欣然接受了庸国公那七百万两银子后,老迈的庸国公仿佛看到了府邸复兴的希望,当年宫中大修,他更是慷慨解囊,直接捐了三十万两。
那日皇帝陛下龙颜大悦,拉着庸国公说了好一阵子的心里话,把这位老国公大人感动的是热泪盈眶。
如果不是皇帝陛下释放出的这些信号,庸国公怎么敢在军士棉衣上打主意,又怎么敢让万宝钱庄假扮海盗,去杀人越货?
涪陵阁与万宝钱庄有着长久的交易,这些自然都是庸国公在操纵,原本他准备在今日朝堂上,把徐太历所说的那些罪证全部压倒陇国公身上,这就是他和陛下说好了的。
可现在,应该说从梁施总督突然发难时,庸国公便知道了。
那坐在龙椅上的男人,那个千万人之上的皇帝陛下,他就是想要庸国公府彻底破败下去啊。
这个局,从涪陵阁开张以后便在了,七百万两不过是让庸国公安心的饵,锦衣卫也不是前几天才装模作样的对庸国公府的产业开始调查。
只怕是从几年前开始,锦衣卫便把自己给查的透透彻彻。
庸国公抬起头,只觉得那龙椅之上的男人生的有些模糊看不清样貌,使劲儿的揉了揉眼睛,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已老泪纵横。
数十年的心血,一日之间付诸东流,可如何是好?
远远地,皇帝陛下冷酷无情的声音传了过来:“庸国公,你可有解释?”
文武百官全部把目光投向那位正在瑟瑟发抖的老人,他身上那件御赐的一等国公服,不再鲜艳。
听到皇帝陛下的话,庸国公直起了身体,忽然仰头长笑。
他看向冷漠无比的御城,看着面无表情的徐太历,又望向根本没有在看他的西北道总督,庸国公大人挣扎着站了起来,看向皇帝陛下。
“一位国公,一位指挥使,一位总督。”
“这勋贵,武官,文官陛下您全部用上了,老臣脸上有光啊。”
庸国公的声音混杂着哭笑声,尖着嗓子难听至极,他使劲儿锤了锤胸口悲愤说道:“我西北季氏,跟随太祖厮杀,有从龙之功.......却没想到今日,却换来了如此下场。”
“陛下,我的陛下啊,您要臣死,臣是不得不死啊。”
凄厉的哭声回荡在奉天殿内,却无一人站出来为庸国公说话,这已经是很明显的事情,今日陛下是铁了心要弄垮庸国公,如果锦衣卫的情报属实,那么庸国公做到那些事情,满门抄斩都不为过。
静静看着庸国公,皇帝陛下神情冷峻问道:“你是认罪了?”
“臣认罪。”
庸国公重新跪拜了下去,痛哭流涕:“只求陛下看在我庸国公一脉列祖列宗的份上,切勿株连。”
“庸国公执掌北方十五万铁骑时,肆意妄为,克扣将士军饷,贩卖军粮......导致军心涣散,北方蛮子入侵竟是毫无还手之力!”
“若不是陇国公临危受命,去平了战乱,庸国公,你就算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朕来砍的。”
百官们明白了,这几十年前的旧事,陛下可是一桩一件统统记在心中,初登大宝就杀一位世袭国公委实影响不好,可这些年间,庸国公府简直是夹着尾巴做人,在朝堂之中口碑极好,让皇帝陛下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