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樵夫(1 / 2)

轰隆隆的漓江之水东流而去,掀起一层又一层的骇浪,这是一条不逊色于任何一条大江大河的水系,自古以来一直狂奔喧嚣。

漓江无神,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哪怕在那个神佛遍地的年代,依旧没有。

因为曾经有一座锁龙山,山上有一方漓龙派,无数的修道高手坐镇之下,哪里还是什么神佛?

故老相传,漓龙派获得了一脉漓龙留下的传承,并且将之发扬光大,鼎盛之时的漓龙派甚至有真正的仙境高手坐镇。

当然,这一切已经沦为传说,除了在人们的口中流传,再也没有什么神异。

如今神魔遁隐,仙迹无踪,偌大的锁龙山也化为平凡,曾经有不甘心的修仙者来这里寻觅,最终却没有寻到一点传说中漓龙派的壮丽辉煌。

于是渐渐的,漓龙派的传说被当成了故事,不要说超维者,就连本地的普通人也不会当真。

但是郜少白当真了,他不仅仅当真了,而且准备借一借漓龙派的壳子。

锁龙山前,身前江水咆哮,身后青山百里,郜少白驻马不前,双眼望气。

氤氲之气流转,无数五色灵气轮转。

江水之中灵气枯竭,哪怕在这个层次跌落不修的世界也显得下乘。

转身再看,青山百里连绵,倒是不少山水树木花草,但是也只是徒具其型,看不出多少灵穴地脉。

这样的地方,说他是曾经的灵地也不会有人信,那些如今依旧保存了几分辉煌的灵山福地,哪一个盛景不比这里强上千百倍?

所以,这里根本就无人问津,就是一般的散修也不愿意在这里落脚,实在是太荒凉偏僻了。

普通的修炼者很难像郜少白这样看的清楚,不过也多少有些看破灵脉走向的技巧,所以锁龙山的情况都是明摆着的。

许昌成为了道兵,但是一样能够感知到灵力的水平,所以看到眼前的穷山恶水,颇有些不解,因为这一路走过来,多的是比这里更强的地方。

眼看着自家主上的目的地就是这里,许昌不由的上前询问:“主上,这里是不是太偏僻了一点?”

偏僻当然是一个委婉的说法,许昌虽然不避讳提出问题,但是显然更加注意方法。

郜少白慢慢的转过头,他当然清楚许昌的想法,只不过有些事情无需解释的太清楚。

所以他只是轻笑着说:“不用担心,我自有打算。”

许昌退后一步,不再多言,他只是谏言,看到并不是失误就不会再干扰郜少白的决定。

一点小插曲并没有任何影响,郜少白一行人将马匹放了,然后开始登山。

锁龙山虽然没有任何灵穴蕴结,但是单单以风景来说的话绝对是不差,甚至可以说一声别具一格。

反倒是陡峭山路对于郜少白一行人的影响不是很大,虽然还没有领悟御器飞行之术,但是筑基修士的脚力也是不凡。

许昌五人按剑护在郜少白身边,前后自有普通的道兵开路殿后。

如此行进了半个时辰,却突然听到山间有人高歌:“生自苍崖边,能谙白云养。才穿远林去,已在孤峰上。薪和野花束,步带山词唱。日暮不归来,柴扉有人望。”

听见人声,众人除了郜少白没有一人欣喜,全部都警惕起来,许昌更是小声说:“这锁龙山旁并无人烟,况且这里已经是半山,哪里来的樵夫?”

哪里来的樵夫?郜少白嘴角,翘起,一般人凡人自然不可能出现在这里,不过漓龙派的高人元神分化就不一定了。

就在众人戒备着的时候,从山上已经看到有一个担着一担柴薪的樵夫走下来。

不过奇怪的是,这樵夫穿着的衣服看似粗糙,但是在如今都算是灵材,那一柄柴刀挂在腰间散发着淡淡的波动,却是一件法器无疑,还有樵夫本人也是筑基以成,担着的柴薪完全可以算是灵植。

这一切的一切实在是违和,要是换做其他人看见了,肯定会以为这是哪个世外高人在开玩笑,不过郜少白却是暗道一声:“来了。”

樵夫轻快的一路而下,很快就到了几人面前,不过看到一群拿刀持剑之人却没有半点害怕,而是笑着打招呼:“几位,可是上山寻觅漓龙派而来?”

关键的时候到了,郜少白上前一步,微笑以对:“正是,我等听说这里有仙缘,所以特意来寻。”

樵夫静静的听着,不过却摇头笑道:“那你们就来错地方了,我在这山里打柴几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什么仙人,所以你们还是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吧,莫要白费功夫。”

来锁龙山的人,自然是为了寻觅漓龙派的传承,听见了樵夫这么说,就算不调头回转,恐怕也会心存疑虑。

尤其是看到樵夫这个‘高人’,说不定还会动一些别样的念头。

郜少白知道,往后被称为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