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说客(两章)(2 / 3)

鸾归桐 斑之 4988 字 2017-08-07

世时,她究竟为什么要嫁给刘秀?

难不成就因为那个谶言?

大舅一见之下,看刘秀确实生的俊朗,像个天子模样?

不如提早为真定国谋个出路?

然后就把她嫁给了他?

怎么可能?

而且,很奇怪的是,她的婚姻大事为什么是大舅做主?

母亲呢?

梦境中为什么没有提到母亲的的态度?

郭圣通摇头,驱赶走心下纷乱的思绪,仰起脸来轻笑着不解地出声问道:“刘秀为什么要来真定?”

大舅道:“新朝虽亡,黄河以北各州郡却都还未曾归附更始帝,铜马、尤来、隗嚣、公孙述等等割据势力都不可小视,山东的赤眉声势又日益壮大,有传言说赤眉军将渡黄河北进。

更始帝便使刘秀行大司马之事出抚河北,如今只怕已过黄河了。”

彼时南方有民谣唱道:“得不得,在河北。”

河北之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民风尚武,更始帝若能得河北,这天下也差不多是他囊中之物了。

如此说来,倒委实是重用刘秀。

就是不知会不会养虎成患。

郭圣通执起茶杯,不再多问。

刘秀想要收复河北,谈何容易?

姑且先静待事态发展吧。

自知道刘秀将至河北,郭圣通便格外留意这方面的消息。

郭况比她还要关心,每日里都不用郭圣通寻理由去问母亲,他便会急急地开口。

“文叔如今到哪了?”

待听到刘秀过河北后,所到郡县见二千石、长吏、三老、官属、佐史,考察黜陟,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复汉宫名,不禁欣然道:“大善。”

善个什么啊?

郭圣通烦躁不已,心道刘秀不会就这么轻易地收服了河北吧?

她为此焦虑的愈发夜不能寐了,一入了睡总觉得梦境中身着皇帝常服的刘秀一脸“当皇帝就是如此轻松”。

甚至,他只要说话,不论说的是什么,她都觉得他说的是“朕乃天命所归”。

好多次生生把她从梦中吓醒,而后得反复安慰自己纵便有天命,又有何不可违之?

如此忐忑不安了半月,郭圣通瘦的下巴都尖了。

母亲问及,她都推说是在长个抽条。

好在等到腊月时,便传来消息说是有个自称是成帝之子刘子舆的人受前朝赵缪王之子刘林拥戴在邯郸称帝,仅仅过了两天,前朝广阳王之子刘接也起兵相应。

刘子舆任刘林为丞相,李育为大司马,张参为大将军后,先后占领冀州、幽州,赵国以北、辽东以西亦在王郎管辖下。

作为更始帝代表的刘秀在此情形下本就举步维艰,等着刘子舆以赏邑十万户悬赏刘秀首级后,市井间一度有传言说有人真取了刘秀首级前去领赏。

虽说无风不起浪,但道听途说掺杂的水分太大,郭圣通之前就听信传言以为刘秀战死,今次便多了一个心眼姑且先观望着。

后果有确实消息传来,刘秀没死,只是已然南返。

郭况为此大失所望,他还盼着刘秀能到真定来。

郭圣通却是着实松了口气,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下。

这夜,她睡了个好觉,极其难得地没有做梦。

翌日起身,她神清气爽,心情好极了。

只是想到在邯郸称帝的刘子舆,郭圣通又蹙起了眉。

那算是个什么东西?

还自称成帝之子,说什么是被赵飞燕迫害,才逃到河北的。

真是跟建兴帝一个德行,把天下人都当傻子耍。

赵飞燕和赵合德姊妹俩都无子,是万万不会允许旁人有子的,她们把持后宫的那些年不知道杀了多少妃嫔害了多少孩子,怎么可能会有什么漏网之鱼?

失落民间的皇子?

他当自己是孝宣皇帝?

宣帝可是经由武帝下诏,上报宗正并列入宗室属籍中,实实在在被皇室承认了的。

而这个刘子舆呢?

郭圣通日前已经从大舅那听说,这不过是个冒牌货。

这个刘子舆,本命王昌,自幼父母双亡,跟着舅舅走南闯北地讨生活,绝不是什么成帝之子。

也真是可笑。

就为了权势,便把姓名都改了,也不知年终祭祀时有没有脸见祖宗?

郭圣通冷笑连连。

她自己都没发觉,她在为刘秀而对王昌嗤之以鼻。

然而,她瞧不起王昌又有什么用?

冬月时,大舅已经以真定国十万部众归附王昌。

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