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全新的复仇者联盟(2 / 3)

的试镜团队可谓‘空前强大’。

由于《钢铁侠》的成功,以及感受到萤火虫集团对复仇者联盟的重视,好莱坞符合条件的男星基本上都表示出了对复仇者联盟系列角色的兴趣。

不过,艾瑞克对于名气太大的明星也不太感冒。他不希望出现诸如《无敌浩克》中那种观众看到绿巨人,第一反应是爱德华·诺顿而不是布鲁斯·班纳之类的情况。

因此,在角色选拔过程中,主创团队的第一标准就是演员是否契合角色,对于咖位的要求并不是太高。这也导致进入最后一轮试镜时,几位对浩克感兴趣的好莱坞一线男星全部都被涮了下来。因为这件事,一直密切关注着漫威电影宇宙动向的好莱坞媒体最近几天还显得颇为热闹。

日暮时分,送走最后一位试镜者,艾瑞克几人都有些疲惫地靠在椅子上。

今天参与试镜的演员其实并不多,只有经过层层选拔后闯到最后一关的五个人。但上午九点开始,五位候选人每个人的试镜时长都达到两个小时,因此一直到现在。

虽然艾瑞克对每一位试镜者都一视同仁,但在一天的试镜之后,大家还是能够明显感受到艾瑞克的个人倾向。

端起秘书送来的咖啡喝了几口,坐在艾瑞克身旁的卡森伯格却没有立刻提及今天的试镜,反而说起了另外一个话题:“前几天的酒会上碰到理查德·帕森斯,他说华纳兄弟可能会先重启《蝙蝠侠》系列。”

艾瑞克神态放松地翻阅着面前的一份资料,看着姓名栏上醒目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名字,嘴角带着些笑意,道:“我以为会是《超人》,现在重启《蝙蝠侠》可不是什么好时机。”

随着漫威电影宇宙开篇之作的大获成功,有着DC这座大金矿的华纳自然也不会落后。艾瑞克原本还想着暗中控制一下华纳开发DC电影宇宙的节奏,为此还特意将诺兰挖了出来。

只不过,由于好莱坞历史的改变,华纳既没有得到《魔戒》,也没有开发《哈利波特》。那么,为了让自身的电影业务不至于衰落下去,提前对DC进行开发也注定是必然的事情。

“确实不是什么好时机,观众肯定还没有忘记《蝙蝠侠与罗宾》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卡森伯格有些幸灾乐祸,道:“华纳倒是想开发《超人》,只不过《超人》的制作版权却控制在强·彼得斯手里。现在《钢铁侠》大获成功,华纳前两年又刚刚把《蝙蝠侠》的口碑搞砸,强·彼得斯自然是待价而沽,华纳没有和他谈拢,只能重新把注意力转到《蝙蝠侠》身上。”

强·彼得斯正是前些年与彼得·古柏一起替索尼打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搭档,但在那之前,彼得·古柏和强·彼得斯都有着自己的制作公司,并且挂靠在华纳兄弟旗下,性质与布鲁克海默的制作公司差不多。

当初为了将这两人挖来,索尼还当了一回冤大头,替两人支付了一笔巨额的违约费用。后来结果自然证明这个冤大头不是一般的大,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无论是DC还是漫威,九十年代之前对于超级英雄的电影版权都不是那么看重,更没有十几年后的严防死守。

因此,八十年代末挂靠在华纳兄弟旗下期间,强·彼得斯的制作公司拿到了超人的电影制作版权,并且一直握在手中。

九十年代,随着华纳兄弟制作的《蝙蝠侠》系列的大获成功,超级英雄版权的价值逐渐体现出来。只不过,因为一系列原因,当然,主要还是利益纠葛,这些年《超人》系列大电影一直都没能启动。

由于版权原因一直无法解决,记忆中,七八十年代克里斯托弗·里夫系列的真人版超人电影之后,直到2006年,重启的《超人归来》才得以顺利上映,当时距离上一版本的超人大电影相隔已经是20年时间。

外界总是津津乐道于漫威超级英雄的‘命途多舛’,但实际上,克拉克·肯特的命运其实更加坎坷。

艾瑞克去年年底把诺兰的《记忆碎片》项目交给了哥伦比亚那边,影片现在已经拍摄完成,不过,因为想要走口碑路线,哥伦比亚打算经过明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之后,将《记忆碎片》放在随后的复活节档期上映。

也就是说,诺兰即使想要崭露头角,也需要等到明年。

而且,只有一部《记忆碎片》,还远远不足以让诺兰拿起重启《蝙蝠侠》系列的导筒。毕竟,这位初出茅庐的英国导演现在可能连好莱坞的制片流程都不是那么熟悉,至少也需要再经过一两部影片的历练才能够接触大制作电影。

艾瑞克虽然很想复制诺兰《蝙蝠侠》系列的成功,但也不会揠苗助长。

考虑了一会儿,艾瑞克对卡森伯格道:“能不能想办法协调一下,先让华纳先启动《超人》系列,哪怕是其他超级英雄都行,我对《蝙蝠侠》另有安排。”

卡森伯格想了想,道:“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想要启动《超人》,只要搞定强·彼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