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很简单,只需要将原来的竹条分成两节,中间再做一个可以折叠的支撑小机关就可以了。
虽然是做伞,不过这也给陈平提了一个醒,如今已经和宁杨河断了合作,反正给小玉办良籍的事情还有一年的时间,倒也不急。
现在自己手里也有五百多两,说不定做一下自动伞和这种能收缩的伞,应该会有市场,能小赚一笔。
道理虽然很简单,不过这个做伞的买卖很快就被陈平给否定了,一来这伞的原理简单,太容易被模仿,二来太耗费人工,一把伞的利润太低,完全就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其实陈平心里更看好的是造纸,这些时日陈平早已经打听清楚了,朝廷以纸为贵,不说别的,单单是一本玉集文集的用纸,成本价就是三两。
这等买卖,武朝的读书人这么多,再加上衙门的办公用纸,普通百姓的生活用纸,需要用到的纸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若是真的办了一个造纸厂,绝对的暴利,完全就是等着数钱了。
当然,这也是陈平还不太了解武朝造纸行业的原因,纸张的价格之所以一直居高不下,不浸墨的宣纸更是价格高昂,其实最为关键的是造纸工艺的问题。
造纸术其实在武朝之前的大乾、大康、龙夏朝的时候便已经问世,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最开始的用丝绵为材料造纸,到现如今的树皮麻头造纸,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改进造纸术的四步骤流程:分离-打浆-抄造-干燥,更是在三百多年前便已经问世,纸张的价格之所以依旧还如此之高,其实最为关键的原因便是在第二步打浆上面,越是质量上乘的纸张,对打浆的要求也就越高…
……
推荐票啊,推荐票,今天的推荐票历史最少,大家一定要多多投推荐票啊,这两三章属于铺垫章节,大家耐心一些,陈平的人生自从认识了咱们的露雪姑娘,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伙儿一定不要走开~~~老规矩,只要推荐票单日超过五十票,南山随时加更哦!你敢投票,我就敢加更!
最后,感谢有两位给南山打赏了中秋节88阅币的书友,你们的中秋节问候,南山收到了,在这里说一声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