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早晚包不住火,他们早晚要面对扈三娘的怒火,他们的利益注定要和潘金莲捆在一块。
过了一会,潘金莲在马车内换好衣服。
很快,三人进了朱贵的酒店。
朱贵什么人,干的就是迎来接送的事,一双眼睛十分毒辣,潘金莲跟在孔氏兄弟后面进来时,他就看出她是个女人。
而且,他看的出这是位妖艳的大美人,这身段,这脸蛋,秒杀山上所有女人。
不过朱贵是位聪明人,他只看了一眼潘金莲就收回了眼神,孔氏兄弟被晁盖留在阳谷县他知道,但留在那里干什么他就不知道了。
孔氏兄弟为了不引起别人的疑心,没在酒店停留,只说要赶回山寨,有要事向晁盖哥哥禀报,朱贵也没多问,很快就安排好了上山寨的船。
很快,三人登上一辆哨船,往山寨而去。
夜晚的梁山泊,凉风阵阵,宽阔的湖面很是安静,视野之广足让人涤尽胸中闷气,潘金莲第一次发现世界如此之大,以前待的那2层小楼,太过憋屈了。
她的心不再那么烦躁了。
夜晚行船,划船的士兵不敢太快,在走了一个时辰后,潘金莲见所谓的山寨依旧没出现,不由叹道,“水泊也忒大了。”
再加上,她沿途见到不少神出鬼没的哨船,心里突然对印象中只有一面之缘的男人起了一丝好奇心。
孔明听到她的话,笑道,“八百里水泊可不是夸张之言。”
潘金莲笑了笑,看向山寨方向,陷入了沉思。
待走出了港道后,士兵加快了划船速度,又走了一个时辰后,一行三人抵达了金沙滩。
到了金沙滩,潘金莲跟在两人身后上关。
路上她她看到了守卫严密的卫兵,全副武装频繁巡逻的士兵,心里愈发对晁盖感兴趣了。
她在想,人生惨遇事不过三,这次她无论要死死的抓住这位梁山之主的心,真正在梁山扎稳脚跟。
孔明和孔亮怕被人发现潘金莲,并没有把她带向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院子,而是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小院。
要不是时间太晚,他们都想这会就把晁盖叫来。
到了家里,孔氏兄弟把潘金莲请到了一单独的厢房,又到山寨后厨给潘金莲叫了一桌上好的酒菜。
两人对潘金莲很是尊敬,毕竟涉及到日后的前途,准备好酒菜后,孔明客气道,“今天时间太晚了,见不了晁盖哥哥。嫂嫂好好休息,争取明日以最好的状态见哥哥。”
潘金莲也把自己的未来压在了晁盖身上,点了点头,道,“谢谢两位叔叔。如果我能讨得你家哥哥的欢心,日后必为两位叔叔说话。”
她也开始尝试着笼络人心了。
孔氏兄弟满意的退出了房间。
第二天,孔氏兄弟又早早的来给潘金莲请安,并安排早饭。
晁盖要请,但得等午时过后。
晁盖呢,这些天忙着在了解山寨的财务情况。
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了一跳,他原以为山寨很富裕,之前在外面没少乱洒钱,但摸了一遍底之后才发现山寨的开支很大,但收入却不够稳定。
确实,之前的进项都是靠在外面扩张抢来的,现在扩张停了下来,但钱每天都流水般的在花,不想办法开源,后面资金了就要断了。
晁盖愁了,为此,他让吴用给自己整来了北方地图,看图发财。
自然,他的目光首先投向了济州府。
他就是要兔子先吃窝边草。
济州府属于京东西路,领巨野、任城、金乡、郓城四县,州治在巨野县。
山寨已经吃下了郓城县的商业税和农税,其他三县也该提上议程了。
就在晁盖在聚义厅的办公房里思索行动方案时,孔氏兄弟找上来了。
晁盖以为他们有了武松的消息,亲自给两人倒了杯茶,并宽慰他们辛苦了。
这会孔氏兄弟反而有点紧张了,紧张的以至于端起茶杯时都有点哆嗦,最后还是哥哥孔明开口道,“哥哥,武都头一时半会出差不会回来,我们兄弟这次回来是为哥哥献礼而来。”
晁盖笑道,“献礼?献什么礼?”
孔亮接话道,“哥哥忘了,再过几天就是哥哥的生辰。”
晁盖一听,也想起来11月22号是自己的生日,大笑道,“两位贤弟费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