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人性(2 / 3)

商门娇 静悄悄 4432 字 2017-08-11

了来一路同车的。

她面前的白氏是余氏族长家的长媳,看着风光,其实日子过得苦呢。

年前的病还不是给气的!虽然她公公余承宗是族长,却十分偏疼小儿子,应了向氏要求准备过继给三房的孩子正是白氏的儿子。

拿自己的儿子去给小叔子换银子,这事发生在谁的身上都不好受。所幸易姐儿厉害,没让向氏得逞,间接的也算是了了白氏的一桩心病。

……

初一上午,丰城的街头因年节的到来,而显得慵懒而散漫,店铺关张,商贩歇业,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炮仗声和小儿的欢呼声,整座城沉浸在年节的喜庆里。

红红的灯笼高高挂,屋外是皑皑白雪,地上的碎红点点,如绽放的红梅。带着辞旧的解脱,带着迎新的憧憬。

人是很健忘的,去年六月的一场大旱,以及后来的刀兵,似乎随着洁白的白雪,一起埋葬在了看不见的土地深处。

人们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走出家门,笑语晏晏的互道恭喜。在这一片安宁祥乐里,只有余家与众不同。

白色的灯笼,白色的对联,外加黑的门,显然特别沉重。

不过门口却是打扫得极干净,青石地面上见不到一点雪的痕迹。门房大开,余六带着李保全站在门外,笑容可掬的迎来送往,上门的都是街坊邻里,放一挂炮仗,进去给余炳文点上一柱香,这是对余家最大的礼遇。

余易现在已是余家户籍上名正言顺的家主,这时候除了在余炳文的灵前答谢宾客,什么也做不了。

她实在没料到,自己的到来,让余家的威望蹭蹭上长,不自不觉间,就已宾客盈门。

这一天是余炳文在人世留下痕迹的最后一个大日子,过了之后,这个已亡人就只剩一个牌位立于余家的祠堂。

郝老爷子一家是余易的朋友,也是重要的生意伙伴,自然第一时间就到了,赵县令的三姨娘与余易有患难与共的交情,虽然没有亲自上门,倒也是一早就派了人来。

这世间唯独不缺的就是见风使舵的人,以往与余炳文有交情的人很多,但在余易宴请悦来居的时候,大都选择了观望,现在余家虽然还是没有男丁,但人家的女儿并不比男儿差,聚缘当和好再来酒楼相继开张,生意甚至做到了西江府,那些人就再也坐不住了。

特别是见到了赵县令府上来的人,那些观望的人便一窝蜂似的进了余家,一时间到处都是客人。这里面有多少是眼红嫉妒的,有多少是真心实意的,甚至别有用心,怀着目的的,余易无从得知,她只担心自己准备的酒菜不够。

不大功夫,门口处又传来一阵骚动,接着就是余六急冲冲的来了,凑到她耳朵嘀咕了一句本家来了,余易忙起身向外走去。

余家门口的阵仗很具有轰动性,一辆接一辆的马车奢美华丽,拉车的马高大神骏!这么大的派场在丰城实属罕见。

“西江府来的呢!”

“余家!是余家!”有人立即惊呼起来,“你看马车上那个余字,绝对错不了!”

“不就是个余字吗,有什么稀奇?”有不懂的很是不解,余家亲戚的马车上有个余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西江余家啊!大半个西江府可都是人家的!”有知情的立马出来解惑,“想不到余炳文还真是余家子孙呢。”这些年看走眼了。

“除了那个余家,还有谁有这么大的派场?”

“……”各种议论一时纷纷,有挫足顿胸自己看走眼的,有敬畏自省,检讨有没有得罪过余家的……但已经独独没了眼红的。

大家在同一起点时,出头的橼子总遭人嫉恨,可当发现人家已经强到高不可攀时,就只有巴结讨好了。人性就是如此,即使别人的东西并不会分给他半分。

这时候的余家,因为西江本家亲戚的到来,在丰城人的眼里,就正是那高不可攀的存在。

前堂余易一一答谢了本家亲戚,心里也是感动。她没想到孙夫人会亲自前来!

“怎样,感动吧?”余绍轩仍然是那个吊儿郎当的样子,“我娘这是要来给你撑腰,生怕你这个家主被别人小瞧了去!现在我不能确定,到底你是我娘亲生的还是我是。”余绍轩撇了撇嘴,“我娘对我都没有这么好过。”

孙夫人忍不住敲了敲儿子的头,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味道,“你啊,比易儿白长了好几岁,什么时候才能懂事哦。”

白氏和孙夫人自有张氏招待,余易好不容易从后宅解脱出来。

前院五伯余炳海也来了,正帮着招待族里的本家亲戚。余家空前豪华的亲友团降临丰城,这不是一件小事,不大功夫,就连居住在县衙里的赵知龄都得到了消息。

余易出来招呼了一圈,其他的就用不着她了,人家冲着西江本家来的,有五伯余炳海做陪,赵县令的心里服帖得很,比什么都强。